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我和我的家鄉? 孫龍:打造森林火災防控『最強大腦』
2022-10-09 11:26: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葛金鑫 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編者按: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10月1日起,東北網策劃推出『我和我的家鄉』系列報道。對一直工作、生活在黑龍江的平凡人,對他們不平凡的生活,進行全方位的掃描、刻畫和挖掘,感受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建設家鄉的堅定信念,以及對家鄉的深沈熱愛和深情告白。

  東北網10月9日訊(記者 葛金鑫 楊帆)『我國目前仍然沒有一套統一的林火預報預警系統,作為高校教師、科研人員,我們必須加快研究腳步,努力應對國家需求。』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孫龍說。科學研究沒有盡頭,孫龍教授也從未停下奮斗的腳步,每每談到工作,他說:『比起其他研究領域,林火研究仍然任重道遠。』

  『1999年,我畢業於東北林業大學森林與資源環境學院林學專業,隨後考取生態學碩士,2002年生態學理學碩士畢業並留校任教,同年攻讀博士學位,2006年獲得生態學理學博士學位。』孫龍說,這片廣袤的黑土地是我生活的地方,這裡林業資源豐富,也是我從事林火研究事業的起點,更是我往後歲月持續為之奮斗的事業。

  瞄准前沿引領行業

  『我國的火生態學與國際研究相比起步較晚,研究相對滯後,開展研究有限,對火在北方森林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清。』孫龍教授說。15年,孫龍一直在北方林火生態學領域深耕,是國內最早在大興安嶺地區開展林火與碳氮循環研究的學者之一。通過在大興安嶺南瓮河、塔河及漠河火燒跡地長期開展土壤碳氮循環和植被恢復等研究,系統揭示了林火乾擾對大興安嶺興安落葉松林碳氮循環的影響及其響應機制。

  作為森林防火學科帶頭人,孫龍帶領其團隊立足基礎理論研究,大膽改革創新,研究成果為全球碳循環模型提供可靠的著重於火乾擾影響下生態系統變化過程的實測數據,提高IGBP的核心計劃-全球變化與陸地生態系統(GCTE)有關碳平衡研究的可靠性和預測性。同時這些創新性的研究成果極大地促進和推動了我國林火生態學的深入研究和青年人纔的培養。

  立足國家戰略提昇研究水平

  作為國內最早開展森林防火研究的單位,東北林業大學森林防火學科具有深厚的研究底蘊、試驗條件和實踐基礎。孫龍帶領的團隊始終聚焦可燃物管理與調控的研究工作,因為這是森林防火工作基礎的基礎。團隊首次實現對我國可燃物類型劃分,完成我國可燃物類型管理一張圖;成功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森林細小可燃物含水率連續監測儀器,實現全天24小時內進行森林火險等級預測與發布,預警系統能夠發布未來3-7天內森林火險等級預警結果並進行空間可視化表達。『系統克服了以往我國森林火災預警單純依賴氣象數據的不足,有效提高了森林火險預報的科學性,具有重要推廣應用價值。』孫龍教授說,該技術已在黑龍江省大小興安嶺、江西贛州於都縣、南康區和信豐縣、內蒙古額爾古納等地進行了示范應用。

孫龍教授進行講座。

  同時,孫龍教授帶領團隊長期在大興安嶺地區開展可燃物管理與生物防火技術研究,在黑龍江大興安嶺、內蒙古興安盟等地建立興安落葉松生物防火林帶100餘公裡,有效阻隔了來自草原火災的風險,每年減少開設隔離帶費用超過1000萬元,該技術入選國家林草局2021年重點推廣林草科技成果100項。

  推動產學研政協同創新成果突出

  作為聯盟理事長,孫龍教授聯合國內9家高校、9家企業和3家科研院成立森林草原火災防控技術國家創新聯盟,通過重點研發課題以及橫向項目聯合開展火災監測預警以及林火撲救裝備研發,促進大學、科研院所和企業與政府的產學研政有機結合,堅持與每個聯盟單位每年乾成一件事,在提昇企業研發技術水平的同時也為科研工作者搭建了研究成果的對接平臺。

  與聯盟單位聯合申報『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戰略性國際合作項目並成功獲批,與企業落實橫向項目10餘項,合同經費超過1000萬元。與企業共建研發中心2個,在系列履帶式森林消防車研制、無人機用火蔓延行為預測吊艙系統、樹冠火撲救裝備、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成果。其中四類履帶式森林運兵車在內蒙古北部原始林區參與了森林火災撲救,並成功實現了首臺套銷售,標志著聯盟主導的產品成功實現市場化,產值400餘萬元,為我國森林防火以水滅火大型裝備產品多樣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孫龍教授還帶領團隊建立了第一個森林防火領域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北方林火管理國家林草局重點實驗室,目標是建設集森林防火基礎理論研究、林火監測預警技術、可燃物管理技術、林火裝備研發以及林火撲救技術等為一體的國內一流森林防火創新平臺,突出解決國家級林火預測預報系統的構建,全面提昇我國森林防火研究水平。

  『黑龍江林業資源豐富,特別是大小興安嶺是我國重點的火險區,火災風險防控任務非常繁重且壓力巨大,我希望通過我所學的專業能夠為黑龍江省的森林火災防控提供技術上支橕,尤其一些關鍵技術的突破,也希望這些技術和經驗能為全國林業火險防控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孫龍說,作為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院長,吸引更多的人纔、打造更好的平臺,集聚力量把林學學科帶上新的高度,也是我當下的重要工作。

責任編輯: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