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10月14日訊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住建系統廣大乾部職工砥礪拼搏、奮勇前行,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取得顯著成就。這十年,是我省住房建設投資改造規模最大、環境面貌變化最顯著、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昇最快的十年,近500萬戶城鄉家庭住房條件明顯改善,市政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大幅提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住建系統乾部職工更是緊盯『六個龍江』發展目標,以昂揚奮發的精神狀態,踔厲奮發,積極謀劃住建發展新路子,一項項利民、惠民、為民政策相繼出臺,一項項創新、創優、創造措施先後實施,把百姓居住更舒適、生活更美好作為綠色龍江、幸福龍江建設著力點,龍江住建事業駛上了改革發展的高速路。
兩個體系並舉 龍江百姓住進幸福房
十年來,住建系統以共建共享促進人居環境改善為目標,全面加快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厚植宜居優勢,讓群眾不僅『有的住』,更是『住得好』,百姓宜居指數大幅提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惠及百姓143.4萬戶,改造後的小區實現『華麗變身』,重新煥發了活力。
今年對於哈爾濱市道外區黎華小區45棟居民來說特別高興,居住多年的樓房開始了舊改。黎華小區舊改涉及面積29.01萬平方米,是全省改造面積最大的老舊小區,惠及居民3835戶。
今年住建系統全面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緊盯『六個龍江』發展目標,把百姓居住更舒適、生活更美好作為綠色龍江、幸福龍江建設著力點,積極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走深務實。截至目前,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0萬戶、開工率達114.3%。
十年來,住建系統以幫助困難群眾解決住房難題為己任,將保障改善民生作為職責所在、使命所系,大規模實施棚戶區改造,居民出棚進樓。累計開工改造各類棚戶區171.74萬套,圓了百姓安居夢。2017年9月竣工的佳木斯市『東興城』棚改項目,3萬餘居民喜遷新居,告別『光字片』。
加強兜底保障,實物配租保障38.3萬戶、公租房租賃補貼保障66.7萬戶,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現應保盡保。聚焦脫貧攻堅農村住房安全,累計改造農村危房102萬戶,脫貧戶告別泥草(危)房,住上寬敞明亮的磚瓦房。
今年住建部門將工作重心向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任務目標聚焦,積極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全省已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16.57萬戶、2.86億元。哈爾濱等城市已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7000餘套,有效緩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壓力,讓懷揣熱情與夢想的人纔在龍江紮根。1.72萬戶農村危房改造全部開工。
十年來,住建部門始終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監管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全省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09萬億元,銷售新建商品房2.24億平方米。
今年,住建部門聚焦百姓高質量生活新需要,在提昇住房品質滿足不同層次消費需求上下功夫,完善戶型功能結構、發展超低能耗建築、提昇物業服務效能等,更好滿足群眾優居需要。
補短板強弱項 讓城市更宜居更安全
十年來,住建系統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堅定不移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市政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市更加安居宜居優居。
齊齊哈爾市龍沙區糖廠小區過去樓內水壓不足,經常有水上不來,有時候水中帶有鏽味。二次供水改造後,24小時用水都方便了,水質也清澈了。
自2020年全省實施城鎮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三年行動以來,累計改造二次供水泵站1748座、改造庭院內供水管網3254公裡,受益群眾達230餘萬戶,百姓反映最強烈、矛盾最突出、需求最迫切的『吃水難』問題基本解決。實施供熱老舊管網改造三年行動,有效消除供熱風險隱患,城鎮供熱保障能力處於全國前列。
積極推進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截至2021年底,全省城鎮污水處理規模達到508萬噸/日,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2.74萬噸/日,城市、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哈爾濱、佳木斯、伊春、七臺河、綏化市區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建設綠色龍江』,住建系統著力在提高處理效能、優化設施結構、完善管理體系上加大推進力度,為守好祖國北方生態屏障貢獻住建力量。生活污水處理方面,啟動三年攻堅行動,到2024年計劃新建改造污水管網4000公裡,大幅提昇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能。今年年底前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000公裡,完成剩餘8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生活垃圾處理方面,以提高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為目標,年底前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1600噸/日以上,『十四五』末將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6000噸/日以上,進一步形成以焚燒為主的生活垃圾處理發展新格局。哈爾濱地鐵1、2、3號線相繼開通,城市軌道交通『十字+環線』網絡骨架初步形成,圓了百姓的地鐵夢。
各地市將『口袋公園』建設作為提昇城市人居環境建設的一項重要抓手,建設的『口袋公園』集文化、生態、健身、休閑功能於一體,不僅補齊城市老城區、人口高密度區域等公園綠化活動場地不足、分布不均衡等短板問題,還為市民在家門口打造更美麗、更舒適、更愜意的身邊景色,在家門前享受到『口袋公園』帶來的幸福生活,滿足更多市民『出門見園、開窗見綠』的願望。
齊齊哈爾市在瑞祥公園建設中,組織農業、教育等各領域高層次人纔及優秀青年人纔代表100人在公園內種植了200株梧桐樹,寓意是種得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市民在『小而美』的『口袋公園』中既能休憩游賞,又能體驗文化。
佳木斯市園林中心在即將建成的向陽區德祥街南段的AAA時光游園內配套了休閑長廊、座椅、花壇、健身器材等,滿足群眾不同需求。今年佳木斯市建設20個『口袋公園』,已完成11個,有9個公園正在收尾階段,即將迎接市民的『檢閱』。
提質擴面增效 綠色發展底色更足
十年來,住建系統堅持系統思維,做好『加法』與『減法』,以綠色低碳發展為引領,加快城鄉建設領域生產和生活方式轉型,提昇住建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質量,不斷滿足龍江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龍江綠色建築影響力持續提昇,綠色發展底色更足。累計推廣綠色建築面積9170萬平方米。
哈爾濱中德生態科技小鎮是國內嚴寒地區首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園區。由15名工人用25天建完的大慶華宏鋼構彩板制造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辦公樓,獲得19項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黑龍江運建建築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鋼結構裝配式超低能耗26層商住示范樣板樓,是國內首座鋼結構裝配式超低能耗高層商住項目,也是我國寒地最高層的鋼結構裝配式超低耗能住宅。哈爾濱松北萬象匯購物中心、哈爾濱機場建設的T2航站樓等公共建築,都達到星級綠色建築標准。
今年住建系統牢牢把握超低能耗建築發展機遇期,相繼出臺《黑龍江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准》《黑龍江省超低能耗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為超低能耗建築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橕,到年底全省將啟動建設超低能耗建築示范項目21個,新建面積達到40萬平方米。
日前,我省出臺了《黑龍江省碳達峰實施方案》,對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做出安排和部署。全省住建領域搶抓『雙碳』戰略目標下建築節能降耗、建築產業平臺經濟等政策機遇,找准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堅持系統思維,科學謀劃、綜合施策,匯聚行業綠色發展合力,努力促進『雙碳』目標如期實現。
積極應用綠色生產方式,建造過程減碳。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推廣使用綠色建材,建立政府工程采購綠色建材機制,到2030年星級綠色建築全面推廣綠色建材。推進建築垃圾減量,引導企業就地處置再利用建築垃圾。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准。推動超低能耗建築規模化發展,到2025年,全省將累計新建和改建超低能耗建築1000萬平方米以上。因地制宜推進地熱能、生物質能應用,推廣空氣源等各類電動熱泵技術,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築運行中應用比例。實施30年以上老舊供熱管網更新改造工程,推進換熱站、管網智能化改造。
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結合城市特點,加強城市設施與原有河流、湖泊等生態本底的有效銜接。實施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改造和城鎮污水資源化利用行動,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
加快數字應用 服務效能進一步提昇
十年來,住建系統堅持把創新驅動、科技引領,作為推動建築業轉型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大數字技術在住建領域應用,進一步提高行業管理效能,實現了數字監管、降本增效的目標。
大慶奧林小區D區的林先生家裡在二次供水改造時,安裝了智能化遠傳水表,通過這塊水表,智慧水務系統平臺不僅能准確計量用戶的用水量,還能監控到用戶家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的情況。前不久,智慧水務平臺數據顯示林先生家裡出現漏水點,工作人員及時通知了林先生。『沒想到智慧水務不僅能讓居民用上安全水,還能監控是否有漏水點,減少損失。』林先生說。從2020年至今,智慧水務平臺提醒8000餘戶疑似存在用水漏失的居民。齊齊哈爾、七臺河、大慶等都積極推廣智慧水務建設,收效顯著。綏棱縣將194處小區獨立泵房整合成55處區域化標准泵房,同步推進智慧水務項目建設,供水企業每年可節省人工費60萬元、節水65萬噸、節電80萬度。
在哈爾濱市香坊區聯東U谷·香坊科技創新谷項目,這裡的數字工地監測平臺可監控到工地上的每個角落,施工人員是否佩戴了安全帽、智能螺母監測塔吊是否安全運行、工地是否存在揚塵等,全部納入監測范圍,發現問題,迅速預警進行處理。
省住建廳不斷加強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制定了《黑龍江省房屋市政工程『數字工地』監測服務平臺應用辦法》,圍繞數字住建與行業監管深度融合做文章,加快推進數字工地建設。開發建設的『黑龍江省數字工地監測服務平臺』,能夠更好為建設、施工、監理等各責任主體和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供信息協同共享、決策科學分析、風險智慧預控等服務,助推建築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在推進房屋安全排查過程中,率先在全國自主研發了非自建房安全排查功能模塊,做到非自建房排查整治工作數字化、平臺化、可視化。在省城鎮房屋安全管理服務平臺上開發了安全性鑒定報告賦碼功能模塊,實現檢測數據、鑒定結論可追溯。
優化服務環境 打通為民利企最後一公裡
今年住建系統以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不斷提昇專業化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攻堅破難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應急處突能力,推進趕超發展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推動重點問題高效解決、重點工作高效推進、重點任務高效落實。推動『公積金辦事不求人』,全省18個公積金中心已全部實現企業建戶『一網通辦』。實現全省住建系統審批『一張網』、基礎數據『一個庫』、行業監管『一條線』,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的承諾真正落實落地。
大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全省全流程審批用時由平均200個工作日壓減至75個工作日以內、平均審批事項由100餘項精簡至40餘項,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全流程審批用時壓減至15個工作日以內,哈爾濱市分階段核發施工許可證、牡丹江市一般工業類項目免收城市道路挖掘修復費、佳木斯市實現工程審批全流程『掌上辦』、黑河市以竣工聯合驗收意見書做為辦理不動產首次登記手續、綏化市創新項目落地服務保障機制……
今年,全省住建系統進一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提質提效,大大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省重點項目佳木斯市中醫院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建設項目,享受到施工許可告知承諾制帶來的便利,企業提交必要要件後,當天就拿到了施工許可,比計劃提早開工一個月。
紮實推進獲得用水用氣用熱服務質效提昇,將無需建設項目用地紅線外供水工程的,獲得用水壓減至2個環節、3個工作日以內;需要建設外線管線工程的,壓減至2個環節、8個工作日以內。無需建設項目用地紅線外供氣管線工程的,獲得用氣壓減至2個環節、4個工作日以內;需要建設外線管線工程的,壓減至2個環節、9個工作日以內。獲得用水用氣材料均已精簡到1個,辦理環節均已壓縮到2個以內。推行供熱企業在工程建設期間提前提供用熱接入預裝服務,企業用戶申請用熱報裝時,實現『報裝即同意』。
全省住建系統堅持高站位謀劃、高起點開局、高質量推進,運用『四個體系』落實機制,強化提高便民惠企的服務水平,構建高效運行的政務服務體系。
省住建廳領導帶隊開展『走流程』、『入企進場』大走訪等活動,聚焦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辦事堵點難點問題,為企業提供『點對點』服務,精准落實惠企紓困政策,完善服務企業『直通車』制度,拓寬工作思路,銳意創新求變,積極建立服務企業『快速通道』和解決問題『綠色通道』機制,幫助企業辦實事、當好企業『服務員』,以優質、快捷、高效的服務樹立住建窗口形象。
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加快推進我省建築業轉型昇級,扶持企業做大做強。暢通政企溝通反饋通道,讓企業在龍江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發展,為行業企業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這十年,成就非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住建系統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六個龍江』的奮斗目標,以新舉措、新擔當、新作為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奮力譜寫龍江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實現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