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面對疫情,黑龍江法院應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開啟『雲』訴訟,司法辦案『不停歇』!
『雲』立案
訴服不打烊
『現在的技術真是太先進了,我坐在家裡就成功立案了,避免疫情期間外出的感染風險,真心感謝海倫市法院』!10月24日,海倫市法院受理了網上立案申請後,李女士忍不住贊嘆。

當天李女士向法院打來諮詢電話,想解除與羅某婚姻關系,要求立案。乾警向李女士解釋因疫情原因,無法線下立案,同時,告知當事人可以通過網上進行立案,並告知網上立案流程。在乾警的引導下,李女士在家中用手機僅僅用時8分鍾,就完成了網上立案。
『指尖立案』一小步,司法便民一大步。隨著智慧法院的建設,當事人及代理人通過微信小程序『人民法院在線服務』、人民法院律師服務平臺等多種渠道提交立案申請,足不出戶即可網上立案。
『雲』繳費
便捷無接觸
『現在有了網上繳費,我們再也不用在法院和銀行之間來回跑腿了,動動手指,短短幾分鍾就可以在手機上輕松完成費用繳納。』近日,在蘭西縣法院辦理立案的王某高興地說。

當事人到法院起訴立案,往往因為繳費問題在法院和銀行之間來回奔波,無形中增加了當事人訴累,也影響了審執工作效率。
為減少當事人訴累,綏化法院大力推行網上繳費,利用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平臺,當事人可通過微信、支付寶和網銀等多渠道實時繳納訴訟費用,通過手機就可操作,繳納結果會第一時間反饋至案件承辦法院,當事人無需核實繳費情況,極大地提高業務流轉效率。同時,綏化兩級法院立案大廳保留線下收費窗口,對線上交費有困難的當事人,實行線下收費,最大程度便利群眾。
『雲』庭審
流程無障礙

『現在開庭!』肇東市法院通過線上開庭方式,依法開庭審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法庭內,原告席和被告席上空無一人,法官和書記員在手機、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間穿梭作業,屏幕上顯現著三地的實時畫面。

這樣的線上開庭模式,並非個例。法院引導當事人運用信息化平臺參與訴訟活動,積極推廣網上開庭、網上聽證等遠程視頻服務,最大限度方便當事人和律師參與訴訟活動。
『雲』送達
及時不等待
『沒想到現在法院這麼方便,傳票和裁判文書在手機上就能收到,真的是實實在在為老百姓提供方便啦!』庭審結束後,當事人何某說。

10月11日下午,何某與董某夫婦民間借貸糾紛一案,通過雲審系統在明水縣法院准時開庭。案件受理時,根據原告提供的電話無法聯系上二被告。經了解,二被告居住在吉林省,受疫情影響無法直接送達,承辦法官通過電子送達平臺發送相關法律文書後,二被告終於接聽了承辦法官的電話。視頻庭審中,根據原、被告雙方達成的一致意見,承辦法官當即制作了調解書,並通過電子方式送達二被告,一起近十年的借貸糾紛得以化解。
為克服因疫情防控交通管制造成的困難,節約司法資源,綏化法院積極采用電話送達、微信送達、短信送達、電子郵件送達、傳真送達、人民法院在線服務送達等多種電子數據傳輸方式開展送達工作,大大提高了送達效率。
『雲』查控
執行加速度
『太謝謝你了,真是沒想到,我在家隔離,還能收到執行款!』安達市人民法院線上線下雙軌並行,讓『老賴』主動還錢,高效便民的工作方式得到當事人的好評。

被告於某拖欠原告申某貨款多年。申某多次索要,於某多是避而不見,申某訴至法院。法院經審理,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但於某仍未履行調解協議。申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法官第一時間線上查控財產並線下查找線索,及時了解被執行人名下財產現狀,獲取到其名下存款後及時凍結。執行法官經與被執行人反復溝通,最終被執行人表示願意配合法院清償貨款,並當場履行完畢。
為實現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確保執行力度『不打折』,綏化法院嚴格落實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功能,充分發揮網上執行辦案系統職能,借助電話、短信、微信、公告等多種方式,實行『零接觸』執行工作模式,廣泛開展線上查控、賬戶凍結、網上劃撥、網上送達等工作。
充分運用線上平臺依法履行審判職責,讓社會各界切實感受到智慧法院的建設成效,最大限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讓公平正義始終『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