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日訊 金融領域洗錢犯罪手段隱蔽、犯罪方式多樣。如何將辦案與智能監督、大數據賦能相結合,解決監督金融洗錢犯罪線索發現難的問題?近年來,林甸縣檢察院一直在推進『數字檢察』的路上摸索、創新。近日,該院成功創建了『金融犯罪洗錢線索法律監督模型』,找到了解決上述難題的新路子。
所謂『金融犯罪洗錢線索法律監督模型』,就是讓『大數據』貫穿整個辦案過程,發揮出『智能化』輔助作用。這種『模型』就是一種基於『數字檢察』理念下的創新性辦案模式。經初步實踐,具有針對多人、團伙、上下游關聯等跨地區、跨行業犯罪的線索監督作用,既能為多地協查信息共享提供便利,又可解決跨區域性案件線索發現、追查不及時的問題。
據介紹,該模型通過數據關聯、數據獲取、數據比對、數據篩查等大數據技術,將金融領域犯罪的涉案人信息、金融機構相關信息等進行關聯,篩查異常交易信息並預警,有效對洗錢犯罪線索以及其他上、下游犯罪線索進行監督。同時,該模型創新並豐富了線索監測、發現、辦理方法,通過技術手段截獲技術犯罪,為檢察監督履職提供了有效平臺。同時,借助這種新型辦案模式提高了相關部門的辦案效率,節約了司法資源,將對檢察機關依法履職,監督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起到更好地助推作用。另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長期以來破壞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詐騙類犯罪多發態勢,解決了公安機關查辦洗錢犯罪線索發現難、事實認定難,上、下游犯罪打擊失衡、國家資產流失難以遏制等問題。
在今年的全省檢察長會議上,大慶兩級檢察院被確定為全省大數據賦能法律監督唯一試點單位。此次,林甸縣檢察院成功創建『金融犯罪洗錢線索法律監督模型』,借助『大數據+智能化』挖出犯罪線索彰顯了檢察機關滿足現代社會治理需求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利於促進強化法律監督手段,也必將進一步提昇全市智慧檢務發展水平,以檢察監督服務大慶『三個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