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者
定分止爭也
黑龍江法院用好
加減乘除司法運算式
深入推進訴源治理
為民服務這道考題
我們這樣解!
人民調解 司法確認 司法服務做『加法』
困擾居民小李(化名)多時的糾紛源於七年前一次親戚間的『救急』。幾年前,小王(化名)因種地資金周轉不開向小李借款160000元,償還2年利息後,再未按約定還款付息。小李多次催要無果,將小王訴至寶泉嶺法院。

法院將該案件委派人民調解員進行訴前調解。人民調解員利用豐富的社會閱歷和長期從事基層調解的經驗,向雙方當事人釋法說理,雙方當事人簽訂調解協議,人民調解員又引導雙方當事人對調解協議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
寶泉嶺法院深化訴調對接,積極推行『人民調解+司法確認』模式,有效地促進了訴源治理,為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雲端』解紛 便捷利民 群眾跑腿做『減法』
『以前只知道手機可以聊天、淘寶沒想到還有這麼大用處輕而易舉就解決了我的煩心事!』一位當事人在寶泉嶺法院訴訟服務大廳激動地說道
這位當事人和其要起訴的對方當事人分別居住在兩地。為了讓群眾少跑腿,寶泉嶺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啟動了與農場法庭『雙』人民調解員聯調模式,組織兩地當事人通過上網『雲調解』,不出居住地區就把糾紛了結。
寶泉嶺法院銳意改革創新,大力推廣多元解紛,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化平臺『雲端』解紛的新模式,通過人民調解在線平臺,突破時間、空間和地域限制,有效解決當事人因農忙、疫情、路途遙遠、身體狀況等因素不能及時參與現場解紛的困擾,讓視頻數據多跑路,讓群眾隔空見面多交流,快速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提高審判工作效率。
縱向延伸 資源整合 提質增效做『乘法』
寶泉嶺法院采取『縱向延伸、交織成網』的方式,在轄區內組建14個人民調解委員會,現有兼職人民調解員100餘名,構建了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無縫隙的調解網絡,年均調解糾紛600餘件。與多個社區共建若乾『社區法律服務站』,讓社區唱主角,把社區做成糾紛調處的『主戰線』。根據社區實際需求,指派審判員、人民調解員參與社區居民糾紛的調解,及時對家庭婚姻關系、相鄰關系等矛盾糾紛進行調解和法律解答,借助社區最貼近人民群眾的核心優勢,對內打通調解與審判對接流程,呼應當事人訴訟請求,對外連接社區調解主體,為群眾提供多途徑、多層次的糾紛解決方式。不斷推進基層矛盾聯治、工作聯動、和諧聯創,築牢貫通上下的解紛堡壘。
寓情於法 融法入情 定分止爭做『除法』
標的額總計高達500萬餘元,涉及19位出借人的借貸系列案件,借款人身亡,該如何定分止爭?
從2016年開始,小劉(化名)陸續向小周(化名)、小趙(化名)等19人借款,用於家庭經營,金額從50000元至740000元不等。五年後小劉去世。小周等人將小劉丈夫、兒子訴至法院。既要保護債權人權益,還要考慮小劉丈夫、兒子的經濟現狀因素,為了減輕雙方當事人訴累,經征求雙方當事人意見,寶泉嶺法院以訴前調解方式解決糾紛。
調解員在對糾紛爭議焦點詳盡掌握後,與每位當事人溝通協商確定線上調解時間,根據不同情形耐心細致、沁入人心調解,歷時兩天半,該系列糾紛均達成和解協議,各方當事人滿意而歸。
自『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投入使用以來,線上調解案件2094件,調解成功1878件,大量糾紛在訴訟前端得到有效解決,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不斷探索訴源治理新路徑努力將矛盾糾紛減少在源頭、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更多地讓人民群眾感受司法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