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推出『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典型案例,作為第四批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典型案例發布,集中展示人民法庭推動健全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就地化解矛盾糾紛,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作出的新貢獻。
肇源縣人民法院聚焦『三個服務』打造『三型法庭』,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胡吉吐莫法庭用心用情用力、激活服務鄉村振興『一池春水』,入選第四批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典型案例。
肇源縣人民法院
聚焦『三個服務』打造『三型法庭』
案例點評
肇源法院不斷創新工作理念,構建『人民法庭+聯調』『人民法庭+品牌』『人民法庭+網格』工作模式,積極參與社會基層治理,提昇審判效率。圍繞人民群眾新期盼新需求,不斷深化『四項教育』,優化法庭布局,強化普法宣傳,為農民創業增收、農村集體產業發展和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法治支橕。
近年來,肇源縣人民法院立足新時代人民法庭『三個服務』工作原則,著力提昇人民法庭建設水平,自覺將司法職能融入到鄉村振興與基層社會治理當中,以更高效的司法舉措打通司法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聚焦基層社會治理,打造『創新型法庭』
構建『人民法庭+聯調』工作模式。積極打造『1+2聯調聯動』工作模式,即調解工作在人民法庭的指導下,聯合行政力量、社會力量共同組建鄉村調解組織,三種力量各自發揮優勢,逐步形成了『法院主導、部門參與、全民共治、訴調銜接』的工作格局。2022年1-6月,通過『1+2』聯調聯動模式,有效化解家事糾紛、鄰裡糾紛213件,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構建『人民法庭+品牌』工作模式。結合人民法庭轄區特點和地域文化,深入開展『一庭一特色』品牌建設,三站人民法庭圍繞『勤耕不輟·和而同興』理念,善用鄉村治理體系、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創建『耕·和』涉農調解品牌,2022年1-6月,調解涉農案件88件,打造農村社會治理新名片;茂興人民法庭圍繞『綠色生態·共享狀態·發展常態』設計理念,創建『三態良鄉』綠色發展品牌,助力水綠融合、生態惠民新局面;新站人民法庭圍繞『聯動助企·優化營商』理念,創建『一聯三幫』保企穩業品牌,2022年1-6月,共審結涉企案件65件,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構建『人民法庭+網格』工作模式。針對人民法庭送達工作當中的難點問題,肇源縣法院充分發揮黨政支持優勢與群眾力量,通過與肇源縣委政法委對接,形成『人民法庭+網格』機制,充分發揮基層網格化治理體系覆蓋廣、信息全、網格員人熟地熟等優勢,使肇源轄區內700餘名網格員成為法院工作的『千裡眼』『順風耳』。2022年1-6月,通過『人民法庭+網格』機制,成功送達100餘位當事人,有效提昇了人民法庭審判效率。
聚焦服務鄉村振興,打造『服務型法庭』

加強智慧法庭建設。立足信息化便民服務優勢,全面加強『智慧法庭』建設,打造『三橫四縱』信息網。通過『雲間』審判系統,實現新站人民法庭、茂興人民法庭、三站人民法庭之間,以及法庭與轄區司法所之間的互聯互通,構建起『網絡+調解』的人民法庭模式。2022年1-6月份,三個人民法庭線上調解案件合計256件,深受轄區群眾歡迎。

加大巡回審判力度。肇源縣人民法院三個人民法庭管轄13個鄉鎮6個農林牧漁場,共計101個行政村和3個社區,由於管轄面積大,矛盾糾紛數量大,各法庭大力開展巡回審判,主動走出法庭、走進鄉村、走進社區,讓群眾近距離接近司法。2022年1-6月份,三個人民法庭共開展巡回審判198次,把人民法庭開到人民群眾『家門口』,讓群眾切實體會到司法服務的便捷。

加強涉農村『三資』案件審理。針對地處鄉村,涉集體經濟組織資金資產資源等涉『三資』案件多發的實際,三個人民法庭提供涉農案件『綠色通道』,成立涉農案件專案團隊,邀請村委會成員和有影響力的村民參與案件調處工作。2022年1-6月份,依法妥善快速處理涉『三資』案件266件。
聚焦人民群眾期盼,打造『為民型法庭』
深化『四項教育』。三個人民法庭堅持以思想教育為引領,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審判執行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在全縣5個社區、16個鄉鎮司法所建立法官服務站,並下派21名法官專門從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進一步將司法服務的『毛細血管』向引導和疏導端發力。結合『四所一庭』建設,與地方黨委形成了齊抓共管訴源治理的工作合力,架起與廣大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

強化普法宣傳。積極組織『公眾開放日』活動12期,邀請鄉鎮人大代表、政府工作人員、企業代表以及村民代表322人次到人民法庭參觀,旁聽典型案件庭審,進一步深化審務公開。堅持送法下鄉,做好農村法治宣傳,主動深入案發地以案釋法;積極創辦『周五課堂』,內容涵蓋政治理論、工作流程、業務知識等內容,目前已開展24期、參加人數488人次,解決人民法庭乾警思想困惑、工作盲區等問題,進一步提昇乾警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積極舉辦『法治夜校』,目前已開展15期、參加人數315人次,為農民創業增收、農村集體產業發展和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法律知識和智力支橕。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胡吉吐莫法庭
用心用情用力激活服務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案例點評
胡吉吐莫法庭立足蒙古民族地區實際,結合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城市創建、『四所一庭一中心』等活動,大力開展訴源治理、蒙語調解、案件清單、巡回審判等工作,有效提昇多元解紛效能,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
胡吉吐莫法庭始建於1985年10月,轄4個蒙古族聚居鄉鎮、33個行政村,面積2050平方公裡,人口近7萬人。

近年來,胡吉吐莫法庭立足民族地區實際,深入踐行司法為民理念,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凝聚訴源治理合力,全力提昇多元解紛效能,積極探索人民法庭服務鄉村振興新路徑。
工筆勾勒,昇級基層治理『架構圖』
法官進網格。結合大慶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城市活動,按照1名法官、1個調解室、1張聯系卡、1名聯絡員、1本臺賬的『五個一』模式,全體法官進駐轄區38個網格,通過發放聯系卡、公布個人聯系電話、加入轄區網格微信群等方式,將訴訟服務延伸至群眾家門口,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構建訴源治理體系。健全完善『四所一庭一中心』工作機制,建設訴調對接多元解紛中心,與縣綜治中心信號對接、資源共享,實現網格事件分流、承接辦理目標,整合各類調解資源。2021年以來,采取周聯系、月駐站、季排查等方式訴前化解矛盾糾紛2000餘件。
推行案件清單制度。完善府院聯動機制,將影響轄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生保障等重大事項納入風險提示范圍,定期梳理形成案件清單,及時通報案件數量、類型、特點,為轄區鄉鎮黨委政府科學決策、依法行政提供法律參考。2021年至今,提出司法建議4條。
傾情點染,共繪民族團結『同心圓』

創建民族團結『同心圓』。結合杜爾伯特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活動,針對轄區內多數40歲以上蒙古族群眾使用蒙語交流的習慣,設立『蒙語調解室』,安排通曉蒙語的蒙古族法官專門負責接待、調解、審理涉蒙古族群眾的案件。2021年以來,化解矛盾糾紛283起,審理案件65件。
打造『蒙古包調解室』。充分考慮轄區內部分群眾居住分散、路途較遠、行動不便等實際困難,成立『蒙古包調解室』,推出『八小時以外』訴訟服務延時辦理,通過電話溝通、延長工作時間、節假日開庭等形式提供法律服務,讓各族群眾在人文關懷的愉悅氛圍中化解矛盾糾紛。
聚力攻堅,奏響鄉村振興『和諧曲』
成立專班集中推進。設立涉農案件諮詢臺,提供立案諮詢、訴訟指導、風險提示等服務,對黨委政府關心、群眾關注的項目建設等案件,符合立案條件的快速立案,能訴前調解的當場調解,適用簡易程序的快速審結。

加大巡回審判力度。采取提前通知、音頻宣傳、微信預約等方式,積極開展巡回審判工作。2021年以來,在春耕、秋收等農忙時節深入村屯院落、田間地頭開展巡回審判106次、辦結案件89件,保障了轄區鄉鎮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完善便民服務舉措。充分發揮各行政村可視化網格管理中心、微信群作用,推廣使用便民服務舉措,及時高效辦理案件。2021年以來,網上立案586件、網上開庭46件、網上審理68件,方便當事人在線參與訴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