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就業
搜 索
創新龍江創新故事⑤ 『工匠,就是把工作做到極致』
2022-12-08 07:38:0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丁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2月8日訊 『工匠,就是把工作做到極致。按這個標准工作,任何人都有機會成為工匠。』這句話,或許是對牡丹江熱電有限公司工程師於麗霞工作經歷最好的詮釋。

  32年來,她將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到工作的每一處細節,啃下了一個又一個技能創新『硬骨頭』,實現了從檢修工、班組技術員到分場專責工程師的美麗蝶變。

  於麗霞的辦公室在公司辦公樓3樓,從1990年至今沒有換過樓層。她說,這是辦公樓通往生產一線最近的位置。

  『我也不是什麼都懂,只能學中乾、乾中學。』入職後,她從一名普通檢修工做起,堅守『乾就要乾好』的初心,不斷打磨技藝。

  1999年,公司准備在西城調峰熱源安裝一套可編程邏輯控制系統。雖然最開始於麗霞不在這個項目組,但她利用業餘時間主動去現場熟悉設備、編程等,很快就對整套系統有了較全面的掌握。當項目組需要增加人員時,她主動請纓。進入項目組後,她刻苦鑽研,虛心求教,與團隊成員團結協作,控制系統按計劃成功投入運行。

  今年,公司除氧給水和老首站DCS系統改造,要完成人員和設備的集中統一管理及控制。這兩套系統改造涉及的設備有上百套,投產跨度達30年,經多次改造變化較大,相同系統設備控制回路各不相同,改造難度極大。於麗霞從勘查現場開始,為每一個控制回路設計控制、聯鎖方案,並自行設計、安裝施工、程序修改及調試,項目得以順利投產。

  她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節假日經常主動到單位加班,研究生產中遇到的難題。徒弟范國利說,於工常年隨身攜帶筆記本,在生產線上隨時記錄出現的問題,及時復盤,等下次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她就能迅速做出判斷及給出更好的處理意見。

  『要眼勤、手勤、腿勤、腦勤。多去生產一線、多看現場設備、多記錄。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鑽研精神。不懂就要問,問師傅、問廠家、問專家、問同事,不斷提昇技能……』於麗霞這樣總結自己的精進之路。

  於麗霞所在的電氣自動化分廠負責公司熱源、熱網全部熱控和電氣設備的運行、檢修及維護等工作。依托互聯網傳輸的『供熱運行駕駛艙』是牡丹江熱電實施供熱運行調度的一大亮點。幾年前,於麗霞帶領團隊對駕駛艙系統進行了昇級改造。改造後的儀表保證了計量的可靠性,減少了維護人員的工作量,同時節省自控系統無線通訊的費用,為冬季更加精准供熱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橕。

  於麗霞表示,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團結努力、共同提高,纔能把設備維護好。在向年輕人傳授經驗時,她總是傾囊相授,為企業培養了一批朝氣蓬勃、技藝高超的技術人員。2020年,她和徒弟范國利分別獲得省級『好師傅好徒弟』光榮稱號。

  不凡的業績讓於麗霞獲得了黑龍江省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牡丹江市勞動模范、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龍江工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於麗霞認為,在行業快速向數字化、智慧化方向轉型,傳統設備迫切需要昇級改造的大背景下,對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和終身學習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的高技能人纔,不僅要具備突出的技術創新能力,還要善於解決不確定的、基於復雜關聯的問題。

  53歲的於麗霞思維活躍,對新事物的感知力強,在技能創新『賽道』上的衝勁十足。未來,她願意在崗位上繼續發揮光與熱。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