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搜 索
冷水魚·冬捕季 |黑龍江! 我國內陸邊境水域最長
2022-12-18 15:50: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18日訊(記者 王亮)12月27日,黑龍江即將迎來今年的『冬捕季』。今年黑龍江省首次多地聯動、多部門聯合,推出豐富多彩的『黑龍江冷水魚·冬捕季』系列活動。作為我國內陸邊境水域最長的省份——黑龍江省,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水域總面積3498萬畝。『十三五』期間,全省增殖放流魚類共計5.8億尾。

  黑龍江省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裡江、綏芬河等河流2881條,有興凱湖、鏡泊湖、五大連池等湖泊、泡沼6026個,邊境水域長2723公裡。全省有魚類105種,佔全國淡水魚種類13%。共建成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25個,對我省特有的施氏鱘、達氏鰉和洄游性大馬哈魚『三大珍稀魚種』實施有效保護。

  2021年,全省水產養殖面積達635萬畝,佔全國淡水養殖面積的7.8%,在全國排第5位,漁業產值達135.9億元。水產品總產量達到71.9萬噸,其中,捕撈產量4.3萬噸;養殖產量67.6萬噸。養殖水產品主要以鯉、草、鰱、?、鯽等大宗魚類為主,佔比約89%;另有河蟹、泥鰍、黃顙、大銀魚、林蛙等名優品種,產量均在千噸以上。

漁業一二三產經濟總產值力爭達到300億元。

  在漁業種質資源創新情況上,全省水產育種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目前保有國內外原種或自育品種群體70餘種。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在90年代利用群體選育與遠緣雜交相結合的技術培育出的達氏鰉與施氏鱘雜交新品種『鱘龍1號』走向全國,形成年10萬噸的養殖產量,並支持每年出口魚子醬180餘噸;在鮭鱒魚遺傳育種研究方面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21年培育出虹鱒『水科1號』新品種,2022年新品種『全雌1號』通過審定,平抑了進口虹鱒發眼卵的價格,降低了對外依存度。

  據悉,到2025年,全省水產養殖面積穩定在635萬畝以上,水產品總產量達到109萬噸,漁業一二三產經濟總產值力爭達到300億元(其中一產210億元、二產40億元、三產50億元)。

責任編輯:王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