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4日訊(趙媛 記者 楊帆)『今天是春運第一天,大家伙兒都精神點,我布置一下今天的工作,首先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帽子帶好,衣服都裹緊點,防止凍傷……』1月7日,牡丹江工務段樺林東高鐵線路車間樺林東高鐵維修工隊工長曲銳在牡佳高鐵旁,對9名職工說道。
2021年末,位於黑龍江省東部山區,冬季最低氣溫接近零下40攝氏度,素有我國最東高寒高鐵的牡佳高鐵,正式投入使用。曲銳所負責的班組,擔負著牡佳高鐵108公裡線路和64組道岔的檢修任務。這個班組的成員都是通過精挑細選而來,有著豐富的高鐵線路維修經驗。
春運期間,客流量的增加,運輸方案的不斷優化,對線路安全穩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曲銳說:『我們班組針對實際情況,努力克服天氣帶來的不良影響,加強對線路細節處的排查,強化對設備病害的整治力度,全力保證線路設備始終處於常態化安全狀態。』

當天,上道前曲銳帶領職工開始認真清點工具,對使用內燃扳手等聲音大的工具的職工進行安全預想,提示可能存在的隱患問題,提醒相應的預防措施。
清點工具完畢後,他們進入護網內。漆黑的高鐵線路上,手電照在他們身上的防護條形成了一條條流動的光帶,快速向作業地點移動著。
到達作業地點後,曲銳和班長謝世龍拿著道尺對線路進行測量,並在鋼軌上做好標記。『冬季凍害多,線路變化快,這樣的凍害重點地段我們每天都要進行檢查維修。』謝世龍介紹道。
其他職工根據他們測量的數據對線路進行調整,熟練卸下扣件、插入墊板、上緊扣件,整個作業流程井然有序。為了保證零配件和墊板位置精准,達到嚴絲合縫的目的,職工們經常摘下手套進行微調,冬日裡凜冽的寒風把手吹的通紅,但沒有一人叫苦。
『我使用的內燃電動扳手有幾十斤重,今天最少也得用3個小時,工作的時候一忙一身汗,停下來就覺得風吹在身上特別冷,但一想到高鐵上的旅客能夠平安回家,就覺得自己再辛苦都值了。』線路工陳冰說。
高鐵線路的維修工作對精度要求特別高,作業誤差要控制在2毫米以內,只有鋼軌十分平順,纔能確保旅客安全和旅途舒適,有時候為了一兩毫米的誤差他們需要反反復復調整好多次。
凌晨的高鐵線路上,氣溫驟降,職工們的帽子和衣襟都掛滿了白霜,有的脖套上甚至結出了短粗胖的小冰溜子。靜謐的黑夜裡,在燈光的照射下,陣陣白氣縈繞在職工的四周,這是從他們口鼻裡喘出的氣體,映照著為保證鐵路運輸安全所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