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綏芬河市高質量落實國家及省市的各項決策部署,朝著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目標紮實邁進,市場環境穩步向好,政務環境持續優化,法治環境明顯改善,監督保障更加有力,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和滿意度不斷提昇。

強化組織領導,構建優化營商環境新體系
全市上下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組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高度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制發了《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自貿片區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2021-2023年)》《綏芬河市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等20餘個文件,成立了20個工作專班,進一步強化溝通議事協調機制,形成專人、專職、專責推進落實的良好局面。構建了『黨委領導、政府主責、部門聯動、上下互動、社會參與』的『大營商』工作格局。

著力制度創新,構建公平公正政務新環境
聚焦營商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和『一支隊伍管執法』,提昇全市電子政務外網業務承載和網絡覆蓋能力,設置企業辦事綜合窗口,建立全省首個『水電氣』聯辦窗口,實現鄉鎮審批服務站全覆蓋,公布主題式服務『一件事』清單70項,建成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區。承接自貿區權力下放565項,梳理公布『辦事不求人』清單1488項和『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1450項,推進『一網通辦』1195項,『零跑動』事項達到80%,開通運營全省首個縣級城市服務APP『綏意辦』,大幅提昇審批服務和監管效能。

全面深化改革,構建便捷高效服務新模式
全面推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施預約通關、上門驗放、艙單歸並等通關方式,車輛查驗時間由10分鍾縮短到30秒,通關效率整體提昇67%。成立了全省首家外國人服務站,設立了綏芬河國際商事仲裁院、中俄商事調解中心,構建涉外公證、涉外調解、涉外法援『三服務』體系,涉外公證年辦證1200餘件,調處涉外糾紛260餘件,提供公正有力的司法保障。開展政銀企對接,32家企業獲得意向授信11億元;搭建線上線下融合的公益性『金融超市』,暢通了銀企對接、拓展了融資渠道。打造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開展省級個人誠信積分管理應用試點,采集公民信用信息4萬餘條;推進『碼上誠信』成功賦碼總量2萬餘個企業;提昇『信易貸』規模,開啟『銀稅互動』為誠信納稅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支持。形成全方位信用服務、支持和保障形成。
打造多元平臺,構建投訴處理反饋新機制
加快政務服務標准化建設,開通『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完善事件諮詢、問題投訴、違規舉報,構建大眾參與的評價反饋平臺。通過『網格化包保』、『三送兩幫』等方式,開展助企服務,解決企業急難愁盼,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建立健全政商交往『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一企一策』為企業紓困解難,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多渠道受理營商環境的問題線索,設立營商監測點3處,聘請3家企業負責人為營商環境特邀監督員,堅決遏制損害營商環境行為。
2023年,綏芬河市將繼續對標『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拓寬發展新空間,塑造發展新優勢,久久為功、精雕細琢,推動營商環境再優化、再創新、再突破,以最優的營商環境為廣大企業家和八方客商提供貼心服務,為高質量發展助力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