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科技,為佳木斯農業插上翅膀
2023-01-29 07:43: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月29日訊 2022年,佳木斯市糧食總產量226.4億斤,實現『十九連豐』。

  『十九連豐』是過去努力的成果,也是對農業生產未來的激勵。豐收來之不易,佳木斯人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殷殷囑托,真正把『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落到實處。

  金豆搖鈴香飄沃野

  雖然已是冰封大地,但是金秋時節收獲的熱鬧場面依然歷歷在目。在同江市青河鎮大豆收割現場,農機轟鳴聲聲,成片的大豆被卷進割臺,秸稈和豆莢被粉碎後直接拋撒在田中,金黃的豆粒齊刷刷地『流』入運糧車上。

  『我今年種了500畝大豆,每株大豆結莢在30個左右,畝產量在440斤左右。』青河鎮永祥村農民周志忠難掩心中喜悅。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一頭連著國家戰略,一頭連著百姓生活。去年,佳木斯市堅持重農抓糧工作主基調,以『穩面積、提單產、增總產』為目標,先後印發《關於切實抓好大豆擴種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抓好『穩糧擴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將糧食和大豆生產任務層層細化分解,逐級簽訂了『穩糧擴豆』目標任務書。

  2022年,佳木斯共打造高標准示范典型18個,示范推廣面積13萬畝。以全國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縣創建為基石,累計打造萬畝創建片、千畝示范方、百畝攻關田195個,輻射帶動示范面積達48萬畝以上,項目區周邊種植水平普遍提昇。

  2022年,佳木斯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由上年2804.5萬畝增加到2907.7萬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進一步增加。

  黑土地孕育新希望

  一季季豐收,一程程奮斗。近年來,佳木斯紮實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有效整合土地,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不斷拓寬村集體和農民的增收致富路。

  樺南縣腰營子村全程托管大豆擴種示范基地秋收那幾天,村民劉世軍在出工前,都到自家耕地裡看一看。土地托管了,今年秋收他不用再在地裡忙活了。

  『我們把土地托管出去,真是開了眼界,北大荒農服集團給咱們統一種植、統一管理,壟寬、壟距那都是有要求的。今年,地裡還來了無人機,人家這地種得真是漂亮……』劉世軍說。

  前些年,賺了點錢,劉世軍就研究著購置新的農機具。現在土地托管了,不僅不用研究自己掏錢買農機了,還被村裡聘為農機手。他駕駛著自家的農機忙秋收,但不同的是,自家地裡的事兒一點不用操心了,只需要專注地當好農機手掙『外快』就成。

  2021年7月,北大荒集團與佳木斯市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合作的嶄新篇章。在廣袤的三江大地上,北大荒集團佳木斯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組建成立,一個以高端智能農機制造、農業產業示范、招商引資示范、職業農民培訓等四大功能為一體的新型農服中心為佳木斯地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插上了『科技翅膀』。

  2022年,佳木斯市委市政府與北大荒集團的合作進入了全新階段,農墾服務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加強。

  『科技糧』穩心更提氣

  『農業要振興,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

  玉成合作社作為佳木斯東部地區較大的水稻種植、加工銷售和秸稈綜合利用加工企業,將信息化技術與農業生產過程深度融合,2022年試點1000畝,在全市率先打造無人智慧化農場樣板區。

  合作社實行『規模耕種』的管理方式,統一品種、統一肥料、統一經營、統一銷售。從人工勞作為主、半機械化為輔,到全機械化實現『耕、種、管、收』閉環,合作社理事長李玉成見證了農場智慧化的全過程。

  2022年,玉成合作社通過良種良法與先進農技農藝相結合,水稻平均畝產超過1100斤。

  『藏糧於技,藏糧於地』的底色愈發厚重……累累碩果集聚芬芳,豐收的圖景斑斕萬千。

  2022年,佳木斯狠抓糧食生產,突出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落實黑土耕地保護利用示范面積540.1萬畝,新建高標准農田140.7萬畝,超額完成年度工作任務。

  佳木斯高起點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建設種質資源庫3個,發展良種繁育面積70.1萬畝。

  富錦市、樺南縣、郊區躋身全國玉米全產業鏈重點鏈,樺南縣、湯原縣入列國家大豆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樺川縣、樺南縣分別創成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同江市成功創建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

  勤勞質朴的黑土地新農人用智慧汗水,助『大國糧倉』的根基更實,續寫著糧安天下的使命擔當。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