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2022年黑龍江省外貿進出口2651.5億元 創歷史新高
2023-02-07 11:16: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2月7日訊 (記者 楊帆)記者從7日召開的全省商務工作會議上獲悉,2022年,黑龍江省外貿進出口2651.5億元,總額創歷史新高,增長33%,增速高於全國25.3個百分點,居全國第5位、東北地區首位,高於全年目標23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千萬元以上內資2975.5億元,增長47.9%;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44家,增長14.3%;實際利用外資5.1億美元,下降1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0億元,下降6%。

全省商務工作會議。

  加大外貿發展力度

  省政府出臺支持外貿發展若乾措施及實施細則,支持企業穩訂單、穩市場、穩出口。擴大企業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覆蓋面,全年出口企業累計獲得融資增信保額2100萬元。推動RCEP落實生效,開展專題培訓,實施對接RCEP深化對日韓、東盟、澳新行動方案,對RCEP貿易伙伴進出口240.3億元,增長32.3%。積極發展服務貿易,哈爾濱、大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全國排名分別提昇了5位、7位。開拓外貿新途徑,哈爾濱獲批國家二手車出口試點城市。

  加快外向型經濟新業態發展。全省跨境電商貿易額增長29.9%,海外倉達到34個。在『哈爾濱-綏芬河-葉卡捷琳堡』跨境電商通道穩定運行基礎上,新開通『哈爾濱-黑河-葉卡捷琳堡』通道,陸運郵件貨運量增長2倍。同江獲批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綏芬河獲批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綏芬河青雲市場獲批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穩步推動對外投資合作。

  全年全省對外實際投資1.1億美元,增長49%。哈電國際電力工程、龍建路橋交通運輸等海外標志性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龍建路橋新增『對外援助物資項目總承包企業資格』,獲得國家援外資格達到3項。

  對俄經貿合作取得新進展

  舉辦農副產品、機電產品、工程設備、輕紡品、電子家電產品等對俄專題對接洽談活動,對重點企業開展『一對一』上門服務,全年開展對俄貿易的非國有企業1311家,比2021年增加88家,完成貿易額315.9億元,增長16.8%。機電產品出口代替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出口躍居首位,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分別增長1.5倍、5.3倍。

  全年全省對俄實際投資7365.7萬美元,增長87.4%。發布俄方政策、投資項目、進出口貿易、俄方聯系人等四個清單共計1006項具體內容。積極參與中俄國家層面機制交流活動,與俄外貝加爾邊疆區、濱海邊疆區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廣『黑龍江、廣東-俄遠東』合作模式,開展農林漁業、能源礦產、機械設備等對接洽談94場,現場簽約32.2億元。

  全省口岸貨運量實現5200.9萬噸,增長10.1%,口岸進口、出口通關時間全國排名第9位、第4位,東北地區首位。黑河公路口岸、同江鐵路口岸正式開通運行,形成對俄跨境運輸新通道。黑河公路口岸省內首創『自走機械』出口模式,出口工程機械5800餘臺;綏芬河鐵路口岸嘗試采用『寬軌重出』方式開展出口,成功出口兩批貨物;協調俄方為東寧口岸進口冰鮮水產品開放綠色通道、簡化果蔬及日用品查驗程序;與俄毗鄰州區政府進行磋商,解決俄方出境車輛空載問題。

  招商引資躍上新臺階

  會同省直部門舉辦亞布力論壇年會、全聯峰會、世界5G大會等省級經貿交流活動12場(次),累計簽約項目1195個,簽約額6722億元。各市地主要負責人外出帶隊招商103次。持續對接促成與華為、百度、騰訊、京東、中興、中科6家數字經濟企業及華大集團、北科生物、大北農集團等6家生物經濟企業合作。堅持招商推介與項目落地相統一,推動招商項目早到位、早開工、早建設。先後12次召開簽約項目落地工作推進會議,對簽約額5億元以上項目逐一調度,督導項目落地轉化。截至目前,省級簽約項目轉化合同率52.3%、入統率43.6%、開工率39.6%。

  經貿平臺集聚新動能

  全年生成兩批40項省級創新實踐案例和10項復制推廣典型案例。推進首批協同發展試點建設,組織第二批試點申建。『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紮實推進,惠及市場主體1.2萬戶。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達397.65億元,增長48.5%,佔全省外貿總額的15%;新設企業7167家,其中,外資企業37家,佔全省新設外資企業總數的25.7%。分類推進龍頭引領型、骨乾帶動型、規模提昇型、培育發展型開發區協調發展,營業收入突破1.8萬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稅收收入、利用內資、利用外資分別佔全省的33%、25%、60%、90%,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橕。協調地方政府債券160餘億元,支持開發區150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舉辦2022中國(黑龍江)開發區大會,促進南北園區協同發展。推動哈爾濱綜保區晉位昇級和綏芬河綜保區穩步發展。制定出口消費品加工區、進口農副產品加工集群招商手冊、產業地圖,利用進博會、廣交會等平臺開展招商活動。全省進出口加工區招商簽約合同額50億元,到位資金12.8億元。新認定4家省級外貿轉型昇級基地,全省國家級和省級外貿基地達到12家。

  促進消費保障供應 內貿流通取得新成效

  密集出臺釋放潛力促消費、擴大汽車消費、接觸性服務業幫扶等政策措施,有效引導和推動社會消費回穩增長。制定新增批零住餐和營利性服務企業獎勵政策,推進企業納統,全省新納統限上法人企業819家。全省累計開展政府促消費活動218批次,發放消費券4.5億元,實現交易額89.9億元,拉動消費20倍。擴大網絡新型消費,舉辦『網上年貨節』『閃耀吧,星主播』『雙品網購節』『電商之夜』等活動,累計開展電商直播1700餘場,全年網絡零售額實現720億元,增長11%。實施直播電商三年行動計劃,培育8家省級直播電商示范基地,開展直播電商應用技能培訓2.5萬人次。

  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伊春成為第二批全國一刻鍾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確定了哈爾濱等6個省級試點城市;齊齊哈爾成為東北地區第一個被命名的國際美食之都;我省成為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省份,快遞進村基本實現全覆蓋。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