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10日訊 車子走哈同高速奔樺南縣,時不時會有『樺南紫蘇』擎天柱撲面而來,其鮮亮的紫色,一改冬日灰白的色調,讓路人眼前一亮。
接近樺南,一個個以紫色為主色調的紫蘇廣告牌便接二連三地刷新著路人的視野。
樺南這個小縣城是有顏色的,『紫蘇紫』將這個小城裝扮得別具一格,別有一番風韻。
紫蘇,讓地處我省東部、完達山麓的小縣城紅得發紫,聲名遠播。
樺南縣紫蘇種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規模種植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種植面積從起初的100畝增長到現在的10萬畝,紫蘇籽從當年的10噸增長到現在的1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紫蘇種植和加工基地。
近年來,我省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大農業觀、大食物觀,積極倡導支持紫蘇、沙棘等藥食同源品種產業發展,全省藥食同源中藥材種植面積187萬畝,產值90多億元。同時,在政策扶持下,我省中藥材『重點專項品種』建設有了長足發展,樺南縣連續三年被確定為全省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示范縣和道地藥材紫蘇生產基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樺南紫蘇獲得『中國地理保護產品標志』『中國紫蘇小鎮』等多項殊榮。
小紫蘇已經培育成為樺南縣的大產業,紫蘇全產業鏈產值年可達5億元,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從種到收到加工,居連平如何玩轉『紫蘇圈』?
每年8月,紫蘇進入盛花期,身處完達山脈腹地的下樺林場便轉換了色調,整個山鄉被紫白色浸染、覆蓋、籠罩著,萬物沈醉在紫白相間的氛圍中。
紫葉白花,漫山遍野,蜂飛蝶舞、紫蘇搖曳,空氣中彌漫著沁人心脾的香氣……每年夏至,樺南縣10萬畝紫蘇便開始了新一輪生命周期。
紫蘇花期如昨,居連平已今非昔比。
25年前,20歲的居連平跟隨父親居興金在下樺林場嘗試種植紫蘇,蘇籽和蘇葉是絕好的調味品,炒菜、做飯,去腥、提味、增鮮。
『蘇葉包肉、包醬、包蛋、包飯,萬物皆可包,味道相當好。』居連平說,當時種紫蘇,不是為賺錢,就是為了當佐餐的材料,父親也不完全了解紫蘇『藥食同源』的價值。
紫蘇還能防止野獸禍害莊稼。在大豆、玉米地四周種上紫蘇,其散發出一種特殊的中藥香味讓野豬、黑熊等野獸聞而卻步。房前屋後種些紫蘇既能驅蛇除蟲還能解饞果腹,因此,深受山民喜愛,紫蘇種植在樺南林區興起。
『2021年,紫蘇籽價格達到每公斤40元高價,連蘇籽帶蘇梗一畝地出3300元,保守利潤2000元。』居連平說,『那一年每個林場都出了幾個百萬富翁!』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下樺林場紫蘇種植面積達到了1萬畝,近三年總面積增長了一倍。紫蘇籽年產量達1500噸,產值三千多萬元,成了遠近聞名的『紫蘇第一場』。
在樺南,居連平是紫蘇業的一把好手。早年,父親在自家菜園撒上了第一把紫蘇籽,成為種紫蘇的領頭人和好把式,居連平子承父業種紫蘇,也成了行家裡手。
『我開始是種紫蘇,後來是收紫蘇。』居連平不滿足於『種蘇賣籽』,力沒少出,錢沒多賺。2001年開始,他開始收購紫蘇,當『中間商』。
當時手裡一個客戶沒有,第一個客戶是『鳥兒』。居連平風趣地說,紫蘇籽喂鳥,花鳥魚市場求之不得,他在哈爾濱花鳥魚市場找到了銷路。
當時的紫蘇籽價格低,每公斤4元。不過,每年3萬公斤銷量也讓居連平生活過得去。此後,居連平陸續開拓國內市場,生意有了很大起色,他在紫蘇生意圈開始小有名氣。
機會青睞有准備的人。
2007年秋,日本泰田油脂株式會社駐大連辦事處(下稱泰田)伊藤先生找到居連平,雙方建立供需關系,主攻紫蘇乾調市場。每年500萬元的穩定訂單一直延續了10年。
2017年春,泰田參股與居連平合作成立樺南廣森農產品加工有限公司(下稱廣森公司),主營紫蘇籽油,其初榨紫蘇籽油出口日本。
『去年,廣森公司出口紫蘇原油300噸,銷售額1000萬元,今年公司計劃實現產量和產值翻番!』
先是種紫蘇,後是收紫蘇,再後來是紫蘇加工,紫蘇產業鏈不斷補全、延伸。居連平玩轉了『紫蘇圈』,實現了『三級跳』。
『紫蘇+』,樺南局如何打出紫蘇概念牌?
『蘇葉味美潤腸道,蘇籽抑菌療感冒;蘇油保肝抗衰老,一株紫蘇渾身寶。』這首贊美詩將紫蘇藥食同源的特性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首『樺南紫蘇群』群友的即興之作,先是在紫蘇宴上助興,後在朋友圈流傳,現在是樺南餐桌文化常用的祝酒詞和『調味劑』。紫蘇油、紫蘇雞、紫蘇烤肉、紫蘇蜂蜜、紫蘇茶飲、紫蘇月餅……用紫蘇待客代表著樺南當地特色、風尚和禮遇。
『草藥草藥,你用它是藥,不用就是草。』龍江森工樺林林業局有限公司(下稱樺南局公司)宣傳部部長何春軍說,經過二十多年的培育和發展,樺林局公司紫蘇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年產紫蘇籽1萬餘噸,成了東北地區紫蘇中心產區。
『種的好還要賣得好,這就看加工的本事。』何春軍介紹,自2016年開始,樺南局公司開始在補鏈、延鏈、強鏈上下功夫,建立健全『紫蘇+』全產業鏈發展體系。投資3000萬元,建成東北地區首家紫蘇精深加工企業樺南農盛園食品有限公司(下稱農盛園)。
2018年,樺南局公司投資440萬元,建成樺南紫蘇雞養殖基地,年產紫蘇雞蛋1000萬枚。樺南局公司產業部部長焦昌志說:『市場上紫蘇雞蛋每枚賣到3元錢,僅紫蘇雞蛋一項年產值就近3000萬元。』
圍繞『紫蘇+』全產業鏈,樺南局公司已注冊『紫津坊、伴山翁、樺尚品』等11個商標,研發生產紫津坊牌α-亞麻酸植物油等6種保健品和紫蘇代餐粉、紫蘇月餅、紫蘇雞蛋等10大系列120款單品投放市場,有14個單品取得有機食品認證。其中,『紫津坊』牌紫蘇油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完成備案。
『經過精深加工制成的紫蘇系列產品增值10倍以上。』農盛園總經理孫輝介紹,2022年,農盛園實現產值5170萬元,已經成為國內專業從事紫蘇培育、種植、生產、加工、科研為一體的龍頭企業。
『山內建工廠,山外建市場!』孫輝說,農盛園已經在包括北上廣深在內60多個城市設立體驗店,結合網銷,形成線上線下齊頭並進的銷售模式。
目前,樺南局公司紫蘇產業年產值達到1.4億元,成為樺南局公司的主導產業之一。
做優做精紫蘇產業,看樺南如何打造『樺南樣板』?
『世界紫蘇看中國,中國紫蘇在樺南』。如今,這句廣告詞已響徹大江南北。
『樺南紫蘇』廣告讓人不禁想起樺南紫蘇節。2021年9月11日,樺南大地紫蘇搖曳、香飄萬裡,以『藥食同源賦動能,美好樺南再啟航』為主題的首屆樺南紫蘇節啟幕; 2022年9月11日,『品鑒寒地紫蘇,共賞大美樺南』第二屆樺南紫蘇節盛裝開啟。
累計招商簽約企業5個,簽約12.1億元,戰略簽約3家,訂貨簽約9家,簽約1.75億元。經歷兩屆紫蘇節大考,樺南縣交出了完美答卷,也讓『樺南紫蘇』品牌影響力廣為傳播。
去年3月,樺南縣委縣政府在樺南局公司召開現場會,深化『局縣共建』,確定以農盛園紫蘇食品加工產業為依托,建設『樺南紫蘇產業園區』,以期帶動全縣紫蘇種植面積增長,實現紫蘇加工和種植的雙輪驅動,做大做強樺南縣域紫蘇產業。目前,總投資3億元佔地22萬平方米的樺南紫蘇產業園已經落地開工。
近年來,樺南縣充分發揮資源和產業優勢,大力實施紫蘇全產業發展工程,成立了由縣委書記親自掛帥的紫蘇產業工作專班,將紫蘇產業發展作為全縣重點突破性工作強力推進。
圍繞『紫蘇+』全產業鏈,該縣實施紫蘇產業發展『五個一』工程,重點建設種植示范園、產業園、科技園『三園』,全力做優做精紫蘇產業,著力打造特色產業全產業鏈帶動引領鄉村振興的『樺南樣板』。
樺南縣政府副縣長李之龍介紹,樺南縣紫蘇種植歷史悠久,積累形成一套機械化種植、標准化生產的經驗體系,完善就地服務體系,整體提昇紫蘇種植水平。目前全縣已經發展紫蘇種植面積10萬畝,面積居全省第一。年產量1萬噸以上,年產值5億元。
李之龍說,縣委縣政府還重點實施了紫蘇生產基地建設、精深加工、品牌創建、鄉村建設等項目11個;緊鑼密鼓建設集紫蘇品種研究、產品開發、質量檢測、康養旅游、文化宣傳五大功能一體的樺南紫蘇科技園。同時,加快紫蘇食品、藥品、保健品『三品』研發,取得了『紫蘇籽油』壓榨團體標准,開發了包含醫藥、美容、保健、食品、調味品等10大系列120款產品,紫蘇加工轉化率達到45%。產品通過了中國有機認證,歐盟有機認證,美國有機認證,日本有機認證四個世界權威有機食品認證。其中,精煉紫蘇油α-亞麻酸含量高達68%,居全國第一。
提起紫蘇產業發展,樺南縣委書記徐永剛深有感慨。他說,樺南縣始終堅持把發展中藥材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首要任務,深入挖掘紫蘇產業發展潛能,大力發展以紫蘇種植、精深加工等產業項目,加快推進惠農政策項目落實,激發了產業發展活力,『小紫蘇成為樺南縣的大產業!』
徐永剛表示,下一步,縣委縣政府繼續加大紫蘇初加工主體培育力度,扶持現有企業做優做精,力爭倉儲、加工能力達到4000噸以上,紫蘇的加工轉化率達到50%以上,全鏈條產值達到5億元以上。同時,繼續深化科研院所合作,不斷提昇產業發展科技支橕,加快紫蘇新品種研發,持續拓展延伸紫蘇產業鏈條,充分發揮『中國紫蘇之鄉』『中國紫蘇小鎮』『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品牌優勢,推動紫蘇產業向高端化妝品、高端保健品領域進軍。
徐永剛說:『樺南縣將舉全縣之力努力實現「讓紫蘇飄香世界,讓世界愛上紫蘇」的美好願景,讓「世界紫蘇看中國,中國紫蘇看樺南」的宏偉目標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