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9日訊 民以食為天。
作為祖國北方的大糧倉,我省擁有廣袤的黑土、豐富的水系、繁茂的林草、潔白的冰雪……優良的生態環境孕育了味道鮮美的冷水魚,品質卓越的豬牛羊,營養豐富的果蔬……為豐盈國人的餐桌作出了龍江貢獻。今年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冷水漁業、生態森林食品產業、設施農業,在全國率先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
冷水魚:推廣生態養殖拓展產業鏈條
2022年12月,『2022黑龍江冷水魚·冬捕季』系列活動在哈爾濱盛大啟幕,我省提出要『讓全國各地吃上黑龍江美味的冷水魚』。全國人大代表朱學良認為,我省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冷水漁業經濟發展優勢明顯。
朱學良代表表示,用冷水魚豐盈『大國餐桌』,要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是科學主導品種布局。』朱學良代表建議,要加大鯉科魚類、冷水性魚類、名特優產品、耐鹽鹼魚類等魚種繁育,推廣大水面養殖、稻漁種養、稻蟹種養等生態養殖,推廣鯉魚、鯽魚、鰱魚、?魚等大宗品種養殖,區域化發展興凱湖大白魚、松花江鱖魚、大銀魚、河蟹等特色優質品種養殖。
其次是補齊拓展產業鏈條,在哈爾濱、綏化、大慶、牡丹江等水產品重要產區,加快水產品加工設備昇級改造,完善冷鏈物流倉儲設施,構建冷藏、加工一體化的水產品產地冷鏈集配體系,引導加工產品向預制菜、休閑食品、魚子醬、魚糜、少數民族特色風味食品、魚皮制品等精深加工方面發展。
最後是探索發展品牌漁業,持續實施漁業品牌戰略,發展以游釣、觀賞、餐飲、漁獵文化展示等為主題的休閑漁業,鼓勵舉辦垂釣、冬釣、漁文化論壇等主題活動,推介具有冷水漁業或少數民族特色文化地區舉辦的開湖節、冬捕節、大麻哈魚節等活動,打造『產品特色鮮明區域公用品牌』和文旅結合的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烤肉:規模化高端化做強供應鏈
2022年6月,世界中餐業聯合會授予齊齊哈爾市『國際烤肉美食之都』稱號,齊齊哈爾市成為全國第一個以烤肉命名的『國際美食之都』。『我們把烤肉作為踐行大食物觀的特色產業來打造,全鏈條成體系推進,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來自齊齊哈爾市的沈宏宇代表說。
對於發展烤肉產業,沈宏宇代表建議,規模化高端化做強供應鏈。依托高端肉牛養殖企業,加快建設一批萬頭肉牛規模養殖場,保證烤肉食材好品質。打造烤肉食品加工產業園,引進培育一批屠宰、精細加工、預制菜、冷鏈物流企業,提昇烤肉前端供給力。
『打通線下線上銷售渠道,把烤肉打造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特色美食,帶動高端肉牛生產與消費。』沈宏宇代表介紹,大力培育『烤肉+文旅』消費,建設一批烤肉特色街區和特色小鎮,依托豐富旅游資源帶動烤肉消費,通過特色烤肉支橕旅游業發展,實現烤肉與旅游良性互動,充分釋放烤肉消費潛力,加快發展烤肉連鎖經營和電商直播。
沈宏宇代表表示,作為『國際烤肉美食之都』,齊齊哈爾市發揮烤肉產業協會作用,申請『齊齊哈爾烤肉』集體商標,培育區域公共特色品牌。引導烤肉餐飲企業向集團化方向發展,加快引育一批烤肉全國總部企業。推動齊齊哈爾烤肉省級地方標准向國家標准提檔昇級,帶動配套產品協同發展,力促烤肉產業向價值鏈高端躍昇。
畜牧產品:綠色優質成為標志
『黑龍江作為畜牧大省,發展畜牧業肉食一體化,是積極踐行大食物觀的重要路徑。』全國人大代表劉海玲是我省一家牧場負責人。多年來的行業發展經驗,讓她深刻感受到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我省畜牧業取得突破性進展,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是當務之急。
劉海玲代表表示,畜禽產業作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在鄉村振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我省要轉變傳統的『一家一戶』生產經營方式。她建議,一些小型畜牧業企業和養殖戶,可以由大型畜牧業企業牽頭,通過收購、加盟等形式,形成『以大帶小』或者『企業+基地+牧戶』的發展模式,實現資源整合,借助龍頭企業帶動,形成我省的拳頭品牌。
『我省提出要打造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萬億級產業集群,位於供應鏈上游的畜牧業格外重要。』劉海玲代表建議,發展畜牧業,我省要加強產業發展的各項條件,比如對草地和牧場進行精細化管理,使經濟效率和生態環境達到平衡,建立健全防疫體系,保障產品質量和安全衛生,讓我省綠色、優質的畜牧產品端到更多的國人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