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0日訊 臨近春分,日光漸暖,沃土之上的農人們躍躍欲試,等待著把希望播種。
提單產是今年糧食生產的關鍵詞之一。我省作為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將在品種、技術、機收減損等方面多措並舉,一塊田一塊田管,一壟地一壟地抓,讓每一寸黑土地都成為豐收的良田。
年有效積溫2750℃~2800℃,日照時數2800小時,日平均氣溫3.3℃……地處第一積溫帶上限的肇東市,具有較好的資源稟賦,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我省春播的第一輪高潮總是從這裡開啟。
肇東市鑫伯利農機專業合作社社長單玉恆帶著記者在合作社的倉庫裡轉了一大圈:種子、化肥早已備好,大型農機具也已檢修完畢。『萬事俱備,土地解凍,我們就開乾!』
今年,合作社選用了適宜第一積溫帶上限的優質高產品種;將繼續大壟雙行種植模式;此外,他還訂購了新型大型農機具……所做的這些,都為了一個目標——畝產潮糧2000斤以上!
良種、良法、良技的綜合運用,給了農民增產的『底氣』。
該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叢譯鋒給出了提單產的肇東模式:細整地、選良種、大壟種、精量播、增密度、配方肥、綠統防、化控調、航化噴、粒機收。
『去年,我們有塊地平均畝產高達622.4斤,創造了我省高寒地區旱作大豆百畝攻關田歷史紀錄。今年我們公司將種大豆27萬畝,希望還能再創新高。』北大荒集團八五四農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樂寶介紹,他們將采取綜合措施提昇單產。提昇地力方面,通過黑土地保護、秸稈全量還田等提昇和維持地力,增加糧食增產潛力;加大高標准農田建設,從基礎建設方面提昇地的穩產綜合潛能;從農藝措施方面,總結研究高產配套措施,對取得的高產耕種模式進行復盤,總結後進行大面積推廣;在農資投入安全方面,與大型農資企業談判,既談下了價格又能保證質量;還對農民進行培訓,提高種植水平。
篩土、平床……黑龍江孫斌鴻源農業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農民們忙得不亦樂乎,全國人大代表、公司負責人孫斌說:『今年我們將通過智慧數字農業平臺,配套良種、良田、良策以及改善土壤肥力等方面提高水稻單產。』
端牢『中國飯碗』,龍江農民有信心。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為更好提昇單產,我省將重點抓好七個方面具體工作:造良田,推良種,組良技,用良法,建良制,育良農,強良策。
具體來說,我省將實施新一輪高標准農田建設,高質量完成840萬畝高標准農田建設和改造提昇任務。持續推廣黑土地保護綜合治理『龍江模式』『三江模式』,落實以秸稈還田為核心的保護性耕作3200萬畝,秸稈還田利用率超過70%以上。劃定優質品種區劃布局,分區域有針對性推廣高產優質品種,全省優良品種覆蓋率要達到100%。聚焦玉米、水稻、大豆三大糧食作物,集成組裝科學輪作、深松整地、精量播種、節水灌溉、根瘤菌接種、水稻側深施肥、綠色防控等耕作方式和栽培技術,推廣玉米大壟密植栽培技術、水稻大棚旱育稀植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和大豆大壟密植栽培模式,綠色防控措施應用佔比達到80%以上,提高玉米、水稻、大豆單產水平。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全省適度規模經營面積穩定在1.45億畝,力爭全程托管服務面積4000萬畝等。
省農機推廣總站站長郭雪峰介紹,今年他們將開展糧食單產提昇行動,對耕、種、管、收全環節提供技術支橕。備春耕,提高整地行動,標准化、規范化整地;保苗,精量播種,使每畝保苗率達到標准;推廣先進技術,精細化田間管理;機收減損,提質減損纔能達到增產,讓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