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高質量發展,是拼出來乾出來闖出來的
2023-03-21 08:05: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桂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3月21日訊 黑龍江省和廣東省開展對口合作,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為龍江加快發展、趕超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機遇。著眼龍江長遠發展戰略儲備乾部、深化龍粵對口合作成效,2022年8月,在省委組織部認真謀劃、精心組織下,我省62名年輕乾部赴廣東省珠三角地區等13個經濟發達城市和10家省直綜合經濟部門,進行為期6個月的學習鍛煉,推動乾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提昇能力、轉變作風,更好適應龍江振興發展和現代化強省建設需要。

  半年時光飛逝,這些『帶著課題走、帶著任務學』的赴粵乾部,思想觀念受到了洗禮、視野格局得到了開闊、精神面貌有了新變化,能力作風有了新提昇。在20日召開的赴廣東省學習鍛煉乾部返崗座談會上,一些赴粵乾部代表講述了自己經受發達地區『示范課』洗禮的心得體會,分享了將所學所悟轉化為振興發展生動實踐的思路舉措。

  李玉俊:深悟發展之道 奮進趕超之途

  牡丹江市副市長李玉俊表示,這次寶貴的鍛煉機會,讓我深刻感受到了東莞思想解放、敢為人先的膽識魄力,也觸摸到了松山湖從起步到飛躍的成功『密碼』。松山湖在引進高新技術產業項目時,明知短期內不能見效,但從長遠考慮,仍然積極爭取項目落地,在資金、用地、配套設施上捨得投入、真誠服務,一些科創企業落地後迅速成長,客戶遍布全球,極大提昇了松山湖在科創領域的影響力。這件事讓我深刻感受到,抓發展必須有長遠眼光、超前布局。解放思想是發展的『金鑰匙』,必須體現在換道超車、加快振興的生動實踐上。在這方面,圍繞落實省委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部署要求,我市做了一些積極探索,比如穆棱開發區引進的北一半導體項目,目前雖然體量還不是很大、層次也不是很高,但發展速度很快、產銷兩旺,產品在汽車、家電等領域已與國內頭部企業深度合作,成為牡丹江數字經濟的『領頭羊』。

  申甲:發展之魂在於創新

  佳木斯市副市長申甲表示,國家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部署後,中山市主動申請設立『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著力推動與深圳實現一體化、同城化發展;舉全市之力參與深圳產業集群發展,承接深圳產業轉移。在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部署中中山市這種『居安思危、立足發展、搶佔先機』的尋優勇進意識和『吃透政策、擔當作為、大抓落實』的真抓實乾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在半年的學習鍛煉中,我深刻感受到中山市發展之魂在於創新。一是用創新思維解決發展難題。比如,在推進深中交通一體化過程中,爭取到建設深圳機場中山候機樓項目,將深圳機場服務功能有效延伸至中山市,既方便了群眾出行,又彌補了中山交通發展的短板。二是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作出了建設『創新龍江』的戰略部署,對標中山乃至珠三角地區的經驗和做法,我們在挖掘龍江優厚科教資源潛力、發揮重大創新平臺作用、科技驅動支橕產業發展等方面,還有較大提昇空間。我們將用好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這塊金字招牌,吸引國內外的優秀科教資源和創新力量向龍江匯聚,為龍江率先建設農業強省、爭當全國農業現代化排頭兵先行先試、勇闖新路。

  楊世志:揚長補短從三方面與惠州深化合作

  大慶市副市長楊世志表示,半年來,通過深入惠州7個縣區、35個鄉鎮、90家企業實地調研,讓我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深切體會到惠州在抓實體經濟和產業發展方面有許多好經驗好做法可以學習借鑒。惠州堅持制造業當家,著力構建高質量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堅持科技創新為核心,集聚產業轉型昇級強大動力;堅持全要素保障和全過程服務,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堅持產融結合、以融促產,構建產融結合新生態。大慶與惠州存在較強的發展互補性:一是對接比較優勢,推動主導產業嫁接。發揮慶惠兩地石化產業互補優勢,將高端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等深加工產業與惠州中下游精細化工產業嫁接,推進兩地石化產業鏈協同互補。二是對接創新優勢,推動傳統產業昇級。與惠州開展深入合作,著力研究頁岩油開發利用、雙碳及能源轉型、烯烴原料輕質化等,引領行業領域技術創新。三是對接載體優勢,推動區域交流協同。借助惠州新建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優勢,構建兩地農產品產銷對接,推動龍糧入粵進港澳。

  孫宇:學習先進主動求變

  雙鴨山市副市長孫宇表示,佛山全力以赴拼經濟的乾事勁頭,激發了我們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佛山發展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經驗,就是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佛山無人不談發展,無人不做發展的事,全力以赴拼經濟、拼項目、拼招商蔚然成風。如今,佛山早已加入經濟總量萬億俱樂部,成為全國改革發展的先行地,但我在佛山同事身上,沒感到一絲驕傲自滿,反而時時呈現『不進則退』的強烈危機意識。佛山盡心竭力優環境的服務理念,為我們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提供了先進經驗。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10月,佛山疫情最嚴峻時期,市政府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派駐醫療隊,進行方艙式管理服務,實現了早救治、防感染和企業不停工、保生產。對標佛山,我們更應樹立『服務就是投資、服務就是效益』理念,按照『六要六不要』要求,以企業需要推進『政務服務供給側改革』,全力提昇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充分激發市場活力。

  高健:突破動能制約 牽引產業昇級

  鶴崗市副市長高健表示,汕頭市依托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電商+直播』新業態,助推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汕頭市已經連續七屆入選『中國城市信息化50強』,榮膺國家首批電子商務示范城市。通過在汕頭學習實踐,我進一步感到新經濟業態是沒有上限的業態。一個看似簡單的『電商』,卻牽動汕頭的服裝服飾、玩具行業等特色產業煥發生機。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鶴崗也將積極打造省級直播電商基地,努力打造鶴崗『電商+』新模式,拉動農林牧漁傳統產業轉型昇級。今後,開放合作是我們發展的『新動能』,充分借助對口合作機遇把龍江故事講出去,用生態優勢把外埠故事請進來,助推園區共建合作、經貿文旅合作、協同招商合作、科技創新合作取得新成效,使雙方合作更精准、更深入、更持久。

  王毓琢:解放思想敢於做『無中生有』的文章

  哈爾濱市平房區委常委、副區長王毓琢表示,在深州市鹽田區學習實踐過程中,最令人興奮的是親歷了一項『區級謀劃』被納入國家戰略的艱辛過程。鹽田區以舉世矚目的中英街蝶變為核心,將『沙頭角深港國際旅游消費合作區』一舉納入國家戰略平臺。創造奇跡的艱辛歷程超乎想象,乾部作風的脫胎換骨同樣超乎想象,觸動思想、震撼心靈、發人深省。合作區能夠無中生有,核心就是四句話:發展盯著頂層謀、全區圍著中心轉、專班跟著問題走、督辦咬著任務落。回到工作崗位後,我要用『愚公式』的堅持,經歷深度思考以求變革的痛苦,砥礪捨我其誰的擔當,涵養延遲滿足的耐心,從底層思維入手,看清自己真實的能力水平,在局限中做最重要的事、做力所能及的事,把差距上的焦慮轉化為驅動變革的專注力,把省委抓落實的要求轉化成建設『六個龍江』、推進『八個振興』的行動力。

  馬福明:不折不扣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實踐

  依安縣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馬福明表示,這次赴廣州市黃浦區的學習實踐,既讓我增長了見識、看到了差距,經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也進一步堅定了建設『六個龍江』、推進『八個振興』的信心和決心。黃埔區把握時代大勢前瞻布局、謀劃發展,讓我對省委關於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部署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黃埔區堅持市場思維換位思考、主動作為,讓我對省委關於包聯服務企業項目的部署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黃埔區聚力區域發展埋頭苦乾、加壓奮進,讓我對省委關於深化能力作風建設的部署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下一步,我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及全國兩會精神,堅持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牢牢把握『四個必須』,緊密結合依安實際,不折不扣地把學習實踐的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實踐,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狀態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為全省振興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王健:三件事給我很大觸動

  省發改委新能源處副處長王健表示,在廣東省能源局學習實踐期間,有三件事給我很大觸動,使我更為直觀地感受到了廣東為什麼走在全國前列。一是從一個辦公軟件看廣東的營商環境。剛到廣東,我就接觸到了一個叫做『粵政易』的辦公軟件,它集成OA辦公系統,隨時隨地處理公文,實現保密辦公和全省一張通訊錄便捷聯系,這不僅僅是廣東『數字政府』建設的成果,更是廣東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和深化改革的縮影。二是從兩個機構的成立看廣東的體制機制創新。廣東省先後成立省重大工程項目總指揮部和並聯審批專班,兩機構在機制上有效銜接,形成閉環管理,高位推動解決重大問題,為項目建設提供有力支橕和保障。三是從一個城市的變化看廣東的創新驅動發展。東莞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經歷了鳳凰涅槃、騰籠換鳥的結構調整陣痛後,引入華為、OPPO等大量科技創新型企業,推動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深度融合,促進新業態加速成長,成為繼深廣佛之後廣東第四個GDP過萬億元的地級市。

  越是學習別人,越有危機感,越是了解自己,越有緊迫感。座談會上,省科技廳總工程師李福來,省工信廳消費品工業處副處長張建華,哈爾濱市香坊區委常委、副區長張磊,綏化市文廣旅局副局長王姍、黑河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王立東,紛紛結合自身工作談體會說收獲……

  離開南粵土壤,重返龍江大地,第一批赴粵學習鍛煉的62位年輕乾部,猶如62枚變革的種子、62盞燎原的星火,大家紛紛表示,通過近距離接觸,與廣東對口合作城市尤其是企業、經濟界人士建立了廣泛聯系,掌握了一批合作信息、達成了一批合作意向,將繼續深化對接、鞏固成果,當好龍粵合作的橋梁紐帶,隨時學習先進經驗、汲取發展力量。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