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8日訊 走進杜爾伯特縣胡吉吐莫鎮東吐莫村,寬敞筆直的柏油路、設施齊全的休閑廣場、整齊劃一的充滿蒙古族風情的家庭院落……一幅充滿田園氣息的畫卷讓人眼前一亮。自2017年開始,東吐莫村結合本地民族特色,因地制宜發展旅游產業,貧窮的小村莊一下成了『網紅村』,村民幸福指數不斷攀昇。
東吐莫村的嬗變是大慶市立足新發展階段,帶動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大慶市深入推進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戰略,通過組織搭臺、企業唱戲,黨建引領工商資本下鄉,開啟了以組織振興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新路徑。
走進大同區祝三鄉平橋村,一棟棟溫室大棚裡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先鋪好底土,再將西瓜種子分放在營養塊上,然後補土、平整、灑水……在合作社技術人員的細心指導下,種植戶們分工有序,不一會兒,一排排育苗盒就整整齊齊地擺放在了大棚裡。
『這幾年,我們合作社創新發展模式,根據各村實際,立足「一村一品」,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創新推行統一種植規劃、農資供應、技術指導、病蟲害防治、定價、銷售的「六統一」服務機制,打造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全村80%的農戶發展西瓜產業。』這個合作社的負責人說。據了解,平橋村無籽西瓜種植規模從1997年不足100畝,發展到現在的陸地西瓜5000畝,棚室西瓜500畝,畝純收益2000元;從靠人力推車在周邊村屯銷售,到用卡車裝載遠銷南方市場;從全年銷售額不足10萬元,到實現單項產業純收入5400萬元,村人均收入更是從3200元增加到18300元,將西瓜產業發展成為全村乃至全鄉的支柱產業,傾盡全力打造了遠近聞名的『寒地無籽西瓜種植專業村』。
為不斷推動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今年,大慶市委統戰部同多部門聯合開展了『百企興百村』專項行動,通過產業鏈幫扶、結對幫扶、就業幫扶等方式,實現產業聯動,打開工商資本向農村暢快流通的渠道,激活村級發展動能,助力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
下一步,大慶市將持續引導民營企業幫助更多鄉村培育富民產業、因地制宜聚集特色產業、打造優勢產業、培壯功能主體、創設特色品牌,推動農民穩步增收、企業不斷發展,實現企業與鄉村『雙贏』,走出一條黨建民族團結與鄉村振興相融合的新路子,推動大慶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