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9日訊 青山綿綿,碧水茫茫,林海悠悠,松濤陣陣……
從大、小興安嶺到完達山脈,2100萬公頃森林如一條巨龍,築起維護祖國北方生態安全的天然屏障。
日前,國家林草局組織開展2022年林長制督查考核,黑龍江省被認定為優秀省份。自2021年起,黑龍江省全面實施林長制,建立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構建起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長效機制。
『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在林長制的護航下,林更綠,水更清,風景更動人。
網格化管理讓林長制『落地』
『近期我們正在開展林長制督查工作。』齊齊哈爾市林長制工作科科長李南希介紹,此次主要是對縣、鄉、村三級林長組織機構運行情況、林草重點任務落實情況等方面進行督查。
齊齊哈爾市特別注重基層林長建設,在鄉村實施『一長兩員』網格化管理體系,鄉村級林長+鄉級監管員+村級網格管護員,監督、管護同時進行。他們還在全省率先創建『林長+林警長』協作機制。
『我們建立了「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和「林警長」工作機制,各部門協同合作,實現公益訴訟無縫對接,涉林案件及時發現、及時查處。』李南希說。
據了解,齊齊哈爾市共設置市級林長22人、縣級林長247人、鄉級林長1490人、村級林長4003人,建立管護網格7256個,落實鄉級監管員900人、網格管護員7179人,建成林、草、濕資源網格化管理體系,實現了源頭管治、全域覆蓋。
齊齊哈爾市林長制的實施,是全省林長制工作的一個縮影。
截至目前,黑龍江省共設立10698名林長、管護員73000名,形成了省總林長負總責、市縣級林長抓督促、區域林長抓片區、鄉村林長抓落地、管護員抓源頭的網格化管理格局。
同時,黑龍江我省結合實際、積極創新,探索形成『林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林長+河湖長+田長』『林長+企業林長』等新模式,形成了黨政主導、部門協作、全民參與、社會協同的林草治理新格局。
智慧巡林打通資源管護最後『一公裡』
進入3月,我省迎來春防期。每日早8時,尚志市林長制辦公室桑溫鉀到崗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打開『林長制綜合管控智慧平臺』,查看前一天護林員的巡林情況及火情報警管理。
帽兒山鎮蜜蜂村安學春,巡護67.54千米,時長10.25小時;長壽鄉長壽村張俊,巡護32.36千米,時長7.87小時……
管理後臺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護林員的巡護路線及林長制建設情況等內容。
『我們在全省是第一個推出智慧巡林軟件的。』尚志市林草局副局長、林長辦副主任劉德順說,護林員使用APP可自動生成巡護軌跡、上報突發事件,實現發現問題到處理問題『一鍵通』。
為使管護區域不留死角,尚志市把全市集體林345個管護區進行網格化分片、統一編號,逐一落實護林員及巡護路線,確保每個山頭林地都有『主人』。
據了解,尚志市轄區內有森工企業、國有林場等多家林業經營管理單位,林農交錯,條塊分割,管護難度大。林長制實施後,各企業全部納入林長制體系,管理效能顯著提昇。
省林草局一級巡視員、省林長制辦公室副主任朱良坤介紹,適用於全省的『龍江林長APP』也已設計完成,正在陸續投入使用,逐步實現林草資源監管『一個標准』『一張圖』。
借『林』發力念好生態致富經
群山合抱,碧水環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鐵力市如同一顆綠色瑰寶,鑲嵌在小興安嶺與松嫩平原之間。
作為全省第一個縣級市申報『國家森林城市』,鐵力底氣從何來?
這份底氣,來自全市63.17%森林覆蓋率的綠色底蘊,來自全市211名林長、876名基層網格員的真情守護。
『林長制讓我們的工作更細致,責任更明確,森林資源管護更有效。』鐵力市林草局局長譚宏建表示,只有守好綠纔能再增綠,讓『國家森林城市』的稱號實至名歸。
2022年,鐵力市以林長制為抓手,科學開展國土綠化,促進森林數量和質量進一步提昇,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3.17%,各級林長累計巡林1600餘次,建立『林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協作機制,有力維護了全市生態安全。2022年,鐵力市林草局榮獲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稱號。
『從全面推行建立到深入落實見效,林長制為龍江生態底色添上更為濃厚靚麗的一筆。』省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省林長制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侯緒?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深做實林長制,不斷鞏固國土綠化、野生動植物保護、災害防控等工作成果,重點加強資源保護管理,加快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推動林長制立法等工作,全面推動龍江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