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制造+服務開闢工業轉型新業態
2023-03-29 09:41:00 來源:東北網-大慶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核心提示:

  2月28日,大慶油田工程建設公司外部市場開發再傳捷報,順利中標塔裡木油田塔河南岸單井工程分離器框架協議采購項目。這是繼2月初中標富滿油田Ⅱ區地面骨架工程Ⅲ類壓力容器采購項目後,在塔裡木油田市場開發拿下的又一訂單。

  3月22日,在大慶市高新區智能制造孵化器C座7層,大慶大宇宙設計開發有限公司與國內某知名空調廠商續簽了為其做空調配置的設計以及圖紙制作的合同。

  與制造業未來發展息息相關的不僅是工業互聯網,還有服務型制造。服務型制造是將服務與制造相融合,目前已經得到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並成為各行各業探索、發力的焦點。

  按照《大慶市產業振興行動計劃(2022——2026)》(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到2026年,力爭服務型制造產業規模達到150億元。

  『制造+服務』

  使大慶制造品牌更閃亮

  不久前,大慶石化機械廠與撫順石化、哈爾濱石化再簽兩項千萬元訂單。這是繼與遼陽石化簽訂900萬元高效換熱器合同後,該廠簽訂的又一項大額優勢產品訂單。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和創效壓力,經營性企業如何破局走出困境?

  『牢固樹立「制造+服務」理念!』這是大慶石化機械廠給出的答案。

  作為國內高端煉化裝備和天然氣裝備服務型制造企業,大慶石化機械廠努力在『智造』上花力氣,在服務上動腦筋,通過制造為服務提供技術保障,通過服務讓制造增值,使『慶化機』的『制造+服務』品牌更加響亮。

  有人問了,什麼是服務型制造?

  服務型制造是指企業為了實現制造價值鏈中各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增值,通過產品和服務的融合、客戶全程參與、企業相互提供生產性服務和服務性生產,實現分散化制造資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競爭力的高度協同,達到高效創新的一種服務制造模式,是工業轉型新業態。

  多年來,大慶油田裝備制造集團將服務型制造作為轉型昇級、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將『制造+服務』模式作為提昇市場競爭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制勝法寶,靠服務拓展市場,靠服務增收創效,贏得客戶的贊譽。

  按照服務型制造總體發展思路,這個集團大力開展一體化、差異化、親情化服務,努力讓產品有溫度,讓服務有厚度。

  他們積極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為用戶提供與之相匹配的產品選型、現場作業、故障處理、技術支持、維修保運等『1+N』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進一步擴大潛油電泵市場份額。

  力神泵業有限公司通過采取『設備租賃+配套服務』營銷模式,成為全球供應商的優秀典范。在『力神人』眼中,用戶就是衣食父母,服務就是企業生命。服務就要做到四個一樣:24小時服務、壞天氣和好天氣一個樣,365天運轉、節假日和工作日一個樣,保油田穩產、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一個樣,為用戶解決難題、保修期外和保修期內一個樣。

  在南蘇丹,大慶裝備成為當地電泵供應商中唯一的中方隊伍、唯一堅守陣地的誠信隊伍,電泵井進行數量、運行質量和原油產量均超出當地政府和用戶預期,得到了用戶贊嘆。以此帶動其他產品『捆綁式』營銷,為用戶提供多種『套餐』選擇。

  在緬甸市場,實現了抽油機裸機、電機、電控櫃的整體銷售;在印尼、美國市場,實現了射孔器材槍、彈、索配套銷售;在乍得市場,實現了螺杆泵、抽油杆、套管的配套銷售。

  『制造+服務』,讓越來越多的大慶制造閃耀世界舞臺。

  目前,全市服務型制造產業規模已經達到80億元。共有四上企業109家,獲批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等國家、省級稱號的高成長性企業60家。正當其時的服務型制造,成為工業轉型新業態。

  轉型新趨勢

  『生產型制造』轉向『服務型制造』

  坐落於大慶市讓胡路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惠博普是一家國際化的油氣資源開發及利用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

  『隨著國外業務拓展昇級和市場客戶的高品質需要,惠博普的產品在滿足高質量和高性能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產品的外觀設計、人機功能學和審美,更加注重客戶的操作性能和操作感受。比如產品的外觀涂裝設計,在滿足產品防腐性能的需求下,同步追求美觀和環境的適應性能。首輪的設置位置,踏步的高度和傾斜角度,都考慮操作者的安全和舒適……』生產部經理王焦告訴記者。

  作為大慶大宇宙設計開發有限公司大慶負責人,於金波今年一季度以來的工作狀態,可以用『繁忙』兩個字來形容。

  『大宇宙』是一家服務外包企業,業務分兩個板塊,一塊是對日本離岸業務,如為工業化程度與新技術含量極高的日本著名住宅設備公司提供與日本同步的高度模塊化設備組合設計、安裝設計和預算業務,通過對業務流程的分解、重構,讓業務整體高質量高效率。不但節約了客戶方在設計流程中的成本,也實現了各地區之間設計上的統一標准、統一質量,為客戶在市場競爭中增加了力量。一塊是國內業務,主要是為知名空調廠商做空調配置的設計以及圖紙制作。通過BIM技術,大幅提高空調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在知識經濟和服務經濟背景下,制造業正面臨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新趨勢。數據顯示,當前,眾多西方發達國家的服務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已超過三分之二,其中服務型制造扮演了重要角色。』於金波表示。

  服務型制造的顯著特征是跨產業、跨產品運行,跨界融合、協同的產業組織方式極大地擴展了以滿足市場終端有效需求為目標的生產范圍,從而打破由傳統的產業分工和技術體系所定義的產業結構體系。這就要求制造企業憑借資源、能力整合優勢,以跨產業、跨產品的思路開發新市場,創造新的增長點。沿產業鏈上游,企業可拓寬研發設計服務、工程設計服務、定制化服務;沿產業鏈下游,企業可開闢生產性金融服務、信息增值服務、代運營服務、遠程運維服務、市場對接服務等;從全產業鏈入手,企業可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服務,以及工程總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賦能等服務。

  服務型制造

  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對企業提質增效、形成產業競爭新優勢、更好滿足市場需求、推動制造業轉型昇級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按照《行動計劃》,為推進裝備制造企業向系統集成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促進油化大企業發展配套服務鏈。大慶市通過四大行動,為服務型制造發展按下加速鍵。

  一是積極拓展制造服務業鏈條。提昇工業設計服務水平。鼓勵和引導企業創新設計理念,加強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開展眾創、眾包、眾設等模式的應用推廣。推廣全鏈條服務。支持制造業企業開放應用場景,圍繞高端裝備、智能農機、新材料、綠色食品、石化等重點產業,優先選擇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創新全過程、產品全生命周期、業務全流程的滲透融合和集成應用,促進生產業務流程再造和優化。

  二是優化發展柔性化服務。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數字化設計與虛擬仿真系統,推進生產制造系統的智能化、柔性化改造,發展定制化服務,培育催生新業態。

  三是開展總集成總承包服務。加強供應鏈管理。支持有條件的制造企業面向行業上下游開展集中采購、供應商管理庫存、精益供應鏈等服務。多元發展總集成總承包服務。支持制造業企業提高資源整合能力,提供建設-移交(BT)、建設-運營-移交(BOT)、建設-擁有-運營(BOO)、交鑰匙工程(EPC)等多種形式的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

  四是提昇諮詢服務業層級。發揮地緣優勢和石油專業優勢,加快發展面向俄羅斯、東北亞、中東、南美等地區的石油技術、商務信息、法律、諮詢、翻譯等服務業,支持本地諮詢機構與外埠諮詢機構加強合作與交流,不斷增強影響力和競爭力。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