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9日訊 (記者 葛金鑫 霍梟涵)3月29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黑龍江省內水域2023年春季流凌期水上交通安全形勢新聞發布會。會上,黑龍江海事局局長張浩就黑龍江省內水域2023年春季流凌期水上交通安全形勢的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目前,黑龍江省各個河流即將進入流凌期。今年的流凌期與往年相比有兩個特點:一是開江日期較往年提前。根據水文、氣象部門預報,結合當前黑龍江省雨情、水情、冰情,綜合分析:黑龍江乾流將在4月12日?30日開江,嘉蔭江段比常年提前10天;松花江乾流將在4月3日?13日開江,比常年提前4?6天;嫩江乾流將在3月28日?4月5日開江,比常年提前5?10天;烏蘇裡江乾流將在4月5日?4月8日開江,比常年提前5?6天。二是今年開江黑龍江上游發生冰壩的概率較大,但出現災害凌汛的可能性小;嫩江上游、烏蘇裡江、松花江中下游發生冰壩的概率不大,局部江段可能出現冰凌卡塞或流冰堆積,但出現災害的可能性不大。
為防止開江期間出現重大船舶險情和事故,黑龍江海事局提前對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裡江、嫩江水域船舶臥塢臥泊情況開展了全面的摸底工作,累計排查船舶1459艘,其中臥塢船舶492艘,臥泊船舶813艘,搭建浮橋(浮箱固冰通道)使用船舶154艘;排查出一般風險1374處,較大風險70處,重大風險15處。結合海事職責,對重大風險開展一對一包保式盯防,對較大風險實施『一風險一舉措』式防控,對一般風險進行『雙隨機』抽查、不定期巡查式管控,有效防范各類水上交通安全風險。

為確保流凌期轄區水上交通安全,黑龍江海事局將重點采取以下五項措施:
一是『預警式』提醒,強化分類指導。目前,黑龍江海事局已經與省應急廳、省氣象局、省水文局設立專線,打通了信息交流共享、應急聯動機制與平臺,利用這一平臺對今年開江流凌進行科學研判,向社會發出流凌預警預防提醒,加強對港航企業、臥塢船舶防抗冰凌指導,確保流凌期全省水上安全形勢保持穩定。
二是『一對一』對接,建立企業安全包保責任制。針對轄區128家航運企業,分別建立基層海事處與轄區企業的定點聯系工作機制,加強信息溝通,及時通報水文信息,督促企業加強船舶安全管理,指導企業開展船舶防冰凌、防失控等相關工作,確保船舶流凌期安全。
三是『全天候』值守,應急保障隨時待命。在流凌期,海事救助力量,如海巡艇、氣墊船、兩棲船等,將隨時備航待命。特別是要保證氣墊船、兩棲船這種流凌期特種專用救助船艇隨時適航可用。黑龍江省水上搜救指揮中心值班室24小時值班值守,及時處置流凌期發生的突發事件。局屬8個分支海事局、32個基層海事處、300多名執法人員全員嚴陣以待。
四是『精准式』監管,確保安全監管到位。海事部門將深入塢區、船舶集中停泊區,重點檢查船舶綁紮、系固、錨泊等措施情況,防止凌汛可能對船舶臥泊、臥塢地點水位等條件造成變化導致船舶擱淺、沈沒、脫纜、走錨等險情事故的發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防止船舶污染『母親河』。針對明水期前船舶的維護、保養等行為進行防污染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特別是加強對塢區船舶機器維修作業產生的廢棄物、油污水等污染物處置情況開展檢查,堅決打擊船舶含油污水隨意排放、傾倒廢棄物等破壞河湖生態的違法行為。
五是『無障礙』協作,推動平安界河建設。在黑龍江、烏蘇裡江、松阿察河流域,我們將繼續加強與俄方緊急情況部、中俄航聯委、中方航道管理等有關部門的密切合作,充分發揮合作機制作用,就防范、處置凌汛可能導致船舶脫纜、走錨等,與俄方加強信息互通協作,避免涉外水上交通事件的發生。同時,在航道信息實時發布後,及時提醒船員首航相關注意事項,確保中俄界河航行安全。
張浩表示,2023年,黑龍江海事部門將全面履行水上交通安全監管職責,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推動水上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加強源頭風險管控,嚴守安全紅線,嚴把水上交通安全准入關;加強風險動態研判,嚴格落實安全風險分析研判制度,制定防范對策措施;加強預防性指導服務,幫助航運企業精准辨識重大風險。深刻吸取各類事故教訓,推動開展典型事故案例進企業、進培訓機構、進校園、進船舶、進鄉村等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深入開展水上交通安全風險隱患專項整治,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安全底線,全力維護龍江水上交通安全形勢的持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