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婆婆丁鼓起村民『錢袋子』
2023-03-30 08:19:0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3月30日訊 眼下正是早春餐桌上最受歡迎單品蒲公英的旺銷季,延壽縣玉河鎮長勝村一棟棟蒲公英棚室裡,滿棚綠意綻放別樣春光,忙著收割蒲公英鮮葉的村民臉上難掩笑意。

  『蒲公英就是老百姓俗稱的婆婆丁,春季暢銷的搶手菜,蘸醬、包餃子都行,味道鮮美。1斤批發價最貴時能賣20多元。』正在自家蒲公英大棚裡采摘的村民李海英介紹。

  棚室內,剛剛收獲的蒲公英整齊擺放,前來幫忙的幾位村民挑揀著鮮葉,准備銷往市場。李海英說,利用水稻育秧大棚種植蒲公英已經有6個年頭,家中360平方米的大棚,每年能帶來近5000元的收益。如今在長勝村,像她一樣每年種植蒲公英的村民有10餘戶。

  原本在野外生長的蒲公英,成了帶動村民增收的『一村一品』。對此,長勝村黨支部書記王麗波感觸很深:『長勝村人多地少,光靠種糧收入有限,村「兩委」一直琢磨帶領鄉親搞特色種植。』王麗波說,幾年前看到城裡人跑到野外挖婆婆丁,便領著村民利用水稻育秧大棚發展蒲公英種植,鼓起村民『錢袋子』。

  『每年6月水稻秧苗移栽進大田後,村裡育秧大棚空出來,村民就把蒲公英籽撒進大棚,來年開春就可以采摘上市。』王麗波介紹,通過精心管護,加之不用化肥、農藥,村裡種植的蒲公英成了遠近知名的純天然無公害綠色食品。眼下,正值蒲公英上市的好時節,每天都有二三百斤蒲公英鮮葉從長勝村送進縣城蔬菜店、端上百姓餐桌,村民也因此獲得可觀收益。

  『如今,我們希望有更多銷售渠道,如對接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和連鎖生鮮超市,擴大種植面積,打造集銷售、觀賞於一體的「蒲公英村」。』王麗波說。

  『蒲公英種植是發展庭院經濟,打造「一村一品」的成功嘗試,玉河鎮正計劃復制長勝村經驗,把全鎮水稻育秧大棚利用起來,通過成立合作社、家庭農場的方式,帶動更多農戶參與進來,形成集蒲公英種植、加工、銷售、觀賞於一體的綜合產業鏈。』延壽縣玉河鎮副鎮長仲憲雙表示。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