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輝區四嘉子滿族鄉大鵬家庭農場正在進行春耕平整土地。
東北網4月12日訊 天氣轉暖,冰消雪融,愛輝區183.95萬畝耕地開始進入春耕期。今年,愛輝區充分發揮土地適度規模的經營效益,通過推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土地流轉經營、對標農墾、村社一體等發展模式,使得愛輝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化、標准化耕作水平不斷提高。
『長眼睛』『裝大腦』『慧』種地的農機不斷更新,春耕的速度,也在不斷刷新。在愛輝區四嘉子滿族鄉大鵬家庭農場6000多畝托管的土地上,兩臺『大鐵牛』配合著新農具,高效平整著土地。而完成了『黑色越冬』的土地,也讓今年的春耕,更托底。手裡攥著『出油』的黑土,大鵬家庭農場法人代表關英鵬說,因為進行了『黑色越冬』,現在土地的?情比較好,土濕潤,積溫高,4月20日左右的時候,就可以施肥、播種,『今年種子的出芽率,保障更高了。』
2018年,四嘉子滿族鄉卡倫山村五道溝屯村民關英鵬,注冊資金100萬成立了大鵬家庭農場,經過三年的發展,農場的機械力量,如今可輻射完成6000畝土地的耕種,實現規模化經營。而大鵬家庭農場所在的愛輝區四嘉子鄉,也是愛輝區農業生產托管試點鄉,近三年來,鄉村集體先後申請鄉村振興扶貧資金、民宗資金共計1217.35萬元,為新型經營主體所在村集體購置秋整地機械及配套設施、大型收割機、秸稈打包機及配套鏟車等機械設備,讓新型經營主體帶動的適度規模經營,為農田增效、農民增收。四嘉子滿族鄉政府農情員程瑤介紹,四嘉子鄉現有新型經營主體5家,2022年,全程參與土地托管53800畝,佔全鄉耕地總面積的75%,入社農戶328戶。今年,全鄉計劃參與農業托管服務的土地約6萬畝,佔比達到85%。
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農戶『抱團』種糧,助力糧倉豐收變增收。近年來,愛輝區通過強化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優化服務、示范引領等舉措,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農民合作社處於從數量增長邁向質量提昇的高質量發展期。目前,全區共有合作社134個,其中,千萬級15個,500萬級2個,獲得國家級示范社2個,省級示范社7個,家庭農場372戶,其中,省級家庭農場25個,50畝以上種植大戶達5100個。全區農機總動力達到40.39萬千瓦,田間綜合機械化率99.8%,為今年糧食豐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