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2日訊 『多彩花卉種植有序,色葉樹種相互穿插,現在我們的城市大變樣,道路兩邊綠意盎然,城市面貌井然有序,顏值提高了不少。』市民王淑琴每天上下班都對城市的變化有切身感受。饒河縣以『景』作筆,每一筆畫勾勒都鏗鏘有力,每一處色彩都生機盎然,不斷刷新城市氣質,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新追求。
近年來,饒河縣堅持城市『四精』發展理念,立足文化特色,融合山水之美、風情之美、環境之美、人文之美等諸多資源要素,用『工匠精神』打造精致城市新名片。
精准定位構建城市新格局
饒河縣住建局聚力深化能力作風建設『工作落實年』活動暨『三航行動』再出發,以建設雙鴨山東部對俄窗口、生態宜居的富美饒河為目標,構建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堅持『功能+景觀』同步設計,圍繞提昇城市功能,開展城市總體風貌設計,編繪《饒河縣總體城市設計》《饒河縣地下管線分布圖》,研究城市總體空間格局和景觀風貌特征,構築空間景觀系統框架,對外立面造型、色系、線條嚴格管控,提昇建築風貌景觀。
突出小南山、烏蘇裡江等自然要素在城市布局中的作用,形成『南林北田一核三帶多點支橕』縣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夯實社區基礎服務,有效解決居民基本需求,按『15分鍾、5-10分鍾』兩個層級城鎮社區生活圈,滿足基礎設施配置,完善公共空間體系,彰顯『人文薈萃、山水養生、美麗城鎮』的中心城鎮整體風貌。
精心建設實現城市新目標
科學謀劃民生工程建設項目,全力抓好推進落實。完善供熱、排水、燃氣、通訊管線及亮化照明等基礎設施,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7個,惠及居民3938戶,嚴控棚戶區(危舊房)改造建設質量,建設停車場,完善路燈、充電樁、安防等設施,有效緩解居民急難愁盼的問題。市政道路全面提標昇級,鋪裝瀝青、建設人行道、盲道和綠化帶等基礎設施建設,搭建智慧供暖人工智能平臺和水務平臺,提高智能化、數字化、精確化水平,對供熱、供水問題建立清單臺賬,逐一研究解決,形成現代化系統,加快實施維修改造。城市建成區雨污分流管網全覆蓋,污水處理率達100%,建設焚燒設施,科學設置垃圾轉運站,配備轉運車輛,提高一體化水平。持續推進落實一批打基礎、利長遠、暖民心的城市建設重點項目,努力實現『入目即是景,處處皆舒適』的目標。
精細管理提昇城市新品質
加強行業監管,制定《市政設施維護使用管理辦法和綠化管護方案》,定期開展巡查巡護,提昇環衛作業專業化、規范化、機械化能力和環衛管理水平。構建職責明晰的環衛保潔機制,劃分7個環衛網格,高標准完成城區148條主次乾道和背街巷道保潔任務,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率達100%、城市保潔率達98%、機械化作業率達90%。
嚴格執行《黑龍江省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制定公租房管理辦法,建立『五位一體』議事協調機制,開展專項問題整治,全面打造精致小區品牌,並在全縣范圍示范推廣,小區物業服務覆蓋率達100%。規范公開執法信息,提高執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強化城市執法、建築市場、城區交通秩序、畜禽養殖和商戶經營管理,建立長效聯動機制,部門聯合聯動開展工作,達到管理精細化、工作流程化、操作規范化標准,構建共謀、共建、共管、共評的『大城管』模式,保障城市管理各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精致打造展現城市新形象
饒河縣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建管並重,以強力舉措推動城市面貌持續改善。全面提昇綠化、亮化水平,打造以通江街、沿江公園為重點,彰顯饒河黑蜂、赫哲、玉文化等文化內涵的綠化、亮化景觀帶,全面補齊道路兩側綠化樹木和綠化帶,實現隨處見『綠』,城市裸土治理率達100%、城市保潔率達98%、亮化設施完好率達98%。
建設完成惠民廣場,市政道路全面提標昇級,完成破拆道路恢復,全面完成破損路面和路緣石、道板磚修復,供電、供熱、供水、排水、燃氣、通訊等管線全部入地。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開放共享機關事業單位、酒店、住宅小區等處停車場及充電樁,實現停車有序、安全便民。
全力打造文明示范街、標准經營示范街和生態文明小區,做到綠化亮化、基礎設施、居住品質、環境衛生、綜合管理『五個提昇』,充分展現生態宜居、環境宜業、服務宜游、品質宜養的魅力邊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