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一季度油氣產量『雙超』 大慶油田手握『密鑰』上產增效
2023-04-16 07:23:1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繼紅 劉楠 趙吉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采油一廠第九作業區『對癥下藥』全面治理隱患。王琦 馬克 攝

  黑龍江日報4月16日訊 4月的大慶,迎春花綻放。大慶油田堅持『穩定長垣、攻堅外圍、突破非常規、加快天然氣』,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益穩油增氣,在累計生產原油25億噸後,又提交了一季度生產經營的『新碩果』:完成原油產量750.1萬噸、天然氣產量16.3億立方米,原油產量和天然氣產量雙雙超過預定目標,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添足新底氣。

  老區油田:『技術』『管理』雙輪驅動

  近日,大慶油田采油二廠地質研究所地質室主任王澤東和攻關室主任陳文若聚在一起,商量著如何進行新一輪精細油藏描述的規劃部署。

  采油二廠所在的薩南開發區,是大慶油田的主力采油區塊,經過59年高效開發,綜合含水率高達95.1%,地質儲量采出程度高達65.1%。

  『我們水驅開發對象以三類油層為主,地下小層層數多,單層厚度薄,經過多年開采,剩餘油分布特別零散,我們必須先弄清楚剩餘油在哪,纔能准確施策,將油開采出來。』王澤東介紹。

  迎難而上,技術開路。采油二廠發展形成井震結合精細油藏描述配套技術,通過對構造、井間砂體發育狀況的『精雕細刻』,建立精准地質模型,摸清了地下剩餘油的分布情況,並定制了『靶向化』挖潛體系。這一套『組合拳』已經在南二區東部三類油層進行了規模應用探索,形成了產量接替,實現了技術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同時,采油二廠油田管理部針對方案實施過程進行精准管控,一季度累計完成311口井的措施調整,平均單井施工周期同比縮短1天,措施井施工一次成功率100%,為長期接替穩產夯實了儲量基礎。

  外圍油田:多措搶產多點開花

  今年,大慶油田采油八廠正全力向第五個『200萬噸』穩產目標邁進。

  經過多年開發,采油八廠面臨的常規油增儲和水驅控遞減等難度前所未有,通過搶前實施綜合調整、搶前組織措施運行、搶前治理低效老井等『五個搶前』做法,取得了原油生產的良好開局。

  20時30分,措施監督群內還在回復施工信息,確認施工進度,這已是采油八廠工藝研究所措施管理室主任遲洪濤的工作常態,措施井每個施工進度都要報備,當天的工作量當天完成,確保施工的安全高效。

  遲洪濤說:『實現第五個「200萬噸」,絕不是等出來的,必須搶前抓早,先謀快動。』一季度,他們已經完成壓裂井226口,完成全年計劃的56.5%,增油效果高於規定的指標要求。

  采油八廠第七作業區以『盤活死井』為目標,提出『治理一口低產低效井就等於增加一口新井』。他們通過『日分析、周總結、月梳理』,制定壓裂、措施、作業和補孔等治理辦法,逐步尋找破解難題的『金鑰匙』。

  第七作業區702注采班采油工田忠海所管理的臺21-斜79井就是一口典型的低效井,日產油僅有0.4噸。廠裡技術人員通過精准分析,對該井進行了壓裂施工,進一步打開了『地下通道』,日產油一下子增加到1.6噸,含水從原來的88.6%降到69.3%。

  一季度,采油八廠治理低效井一項舉措,就將開井率提高了1.4個百分點,日恢復產量40餘噸。

  特種作業:增儲上產挑戰極限

  井下作業分公司被喻為大慶油田的『特種部隊』,無論是大修井,還是大型壓裂、特種作業,其施工能力越強,對大慶油田增儲上產的助力越大。

  11日,修井一大隊修井107隊生產指揮屏幕上,同時顯示著3口井施工運行情況。平臺A單元長張大金感慨地說:『我們推行平臺化以後,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員精簡了,勞動效率提高了,現在人均創效能力是過去的1.8倍。』

  平臺化施工,實現人員、物資、技術等多方面的共享。一季度,井下作業分公司通過推廣平臺化施工,施工周期由9.3天降至9.1天。

  一根長千米的油管,連上不同工具,就有不同功能:洗井、衝砂、作業、壓裂等,這根油管,就是連續油管,它在精准開發上具有快速高效、清潔環保、多層改造的天然優勢。井下作業分公司在特種作業定位精准度上下功夫,開展磁定位校深試驗,為外圍油田老井重復壓裂精准定位打下了良好基礎。

  『我們通過這項技術實現最小儲層0.2米、最小隔層0.4米分卡的精准壓裂,如果在外圍油田進行廣泛應用,措施增油的效果將更加凸顯。』井下作業分公司作業二大隊副大隊長王希安介紹。

  一年春為首,萬事乾當先。在充滿勃勃生機的春天裡,大慶石油人奮戰在不同的崗位,正在為更好地端牢端穩能源飯碗而不懈努力。

責任編輯:王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