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18日訊 首臺單機容量世界最大白鶴灘100萬千瓦水電機組、國內單機容量最大40萬千瓦陽江抽水蓄能機組、世界首臺新型全空冷大容量300兆乏調相機、國家首臺套大型可變速抽水蓄能機組進入工程研制階段、世界額定水頭最高的天臺抽水蓄能機組進入真機設計階段……一件件面向國家重大工程、填補行業空白的『大國重器』,在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大電機研究所研發成功,實現引領我國發電裝備制造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式發展奇跡。
自主創新 奪得國際話語權
大電機研究所是我國大電機、水輪機行業技術歸口單位,已成為世界水電技術創新的『領頭羊』、水電行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源頭之一,是保持我國在水電行業中的地位、發展新技術、新產品的核心力量。
『領頭羊』、技術創新重要源頭、核心力量……諸多重磅頭銜加身,大電機研究所如何做到的?
『哈電做的都是國家重點項目,這是使命,更是責任。』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哈電集團首席專家覃大清給出答案。
大電機研究所的技術人員每日與技術『較勁』,在自主創新之路上不懈攻堅。日前,記者走進大電機研究所的電機實驗室,一臺臺顏色各異的真機模型,看似不起眼,來頭都不小。入口處,一個身披黃色『外衣』的大塊頭是世界上最大的臥式機組徑向軸承試驗臺。實驗室盡頭,靜靜矗立著一個大轉子,正是我國首臺套大型可變速抽水蓄能機組研制項目的轉子真機模型,歷經十餘年理論機理研究以及一個個小模型試驗,如今已進入工程化階段。
走出電機實驗室,記者來到遠程診斷大廳,大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據與轉換的畫面瞬間吸引記者的注意。『左側是我們剛從白鶴灘水電站采集回來的機組運行數據,右側是模型模擬數據,把真實數據與模擬數據進行比對,去修正我們目前的算法,還能為其他項目做一個基礎。』哈電電機大電機研究所電機室主任、副總專業師李桂芬說。
創新無止境,迄今為止,哈電電機共參與了31個抽水蓄能電站、115臺套機組的研制,總容量達33570MW,國內市場佔有率達40%以上,穩居國內第一。近5年來,組織制修訂各類國際標准8項;在水輪機行業、大型旋轉電機行業,分別首次代表我國作為國際標准召集人,牽頭制定了IEC 62882《混流式水輪機壓力脈動換算技術規范》、IEC 60034-33《同步水輪發電機和發電電動機基本技術條件》,大大提昇了我國在國際大水電領域的影響力和國際標准話語權。
『頭雁』奮飛『雁陣』隨
在大電機研究所一樓,立著『出成果』『出人纔』兩塊牌子,六個大字道出該所的初心與使命。
作為國家大型抽水蓄能機組成套設備研制創新團隊負責人、黑龍江省『頭雁』團隊——『水力發電設備高端裝備產品創新團隊』負責人,覃大清多年來要求自己不斷提昇水平、持續求索,也帶領身邊年輕人成長提昇、鑽研創新。
哈電電機產品設計部副經理王煥茂是覃大清的徒弟。2008年,華中科技大學在讀研究生王煥茂帶著課題走進哈電電機,進行抽水蓄能水力研發。2009年,碩士畢業後,王煥茂選擇留在哈電電機。
『覃總常跟我們說,做科研,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看到問題就要弄清原因,看到技術就要弄清原理。』王煥茂說,覃大清的技術水平、科研能力及人格魅力時刻影響著他。
『我剛到大電機研究所水輪機室就參加了一些重大項目,譬如溧陽、仙居、荒溝,在乾中學,讓我成長很快。2014年,我便成為豐寧項目水輪機轉輪模型研發負責人。』十餘年間,王煥茂從一名青澀的學生,成長為技術骨乾,並走上管理崗位。
『2000年,我剛工作時,項目少,一兩年接觸不到幾個項目。現在「90後」很幸運,項目多到乾不完,入職就馬上跟項目。像大型可變速抽水蓄能機組研制項目裡,「60後」是方案把控者、「70後」帶團隊做技術方案、「80後」作為骨乾做具體研發、「90後」則跟著具體學,這種梯級體系化人纔培養模式縮短人纔成長周期。』李桂芬說,在培養路徑上,大電機研究所有重點科研課題、『頭雁團隊』『專家帶助手』『師帶徒』、摘牌承擔各類項目等各類青年人纔培養跑道和政策。目前,研究所有35歲以下青年119人,佔研究所總人數的40%以上,其中技術人員全部為本科以上學歷,碩士以上學歷佔比超過53%。黨的十八大以來,大電機研究所打造國家級創新團隊1個、省頭雁團隊1個、省領軍人纔團隊1個、集團頭雁團隊7個、公司重大項目攻關團隊30個,成為我國發電裝備高端人纔培養的重要基地。
央地良性互動實現雙贏
創新離不開好政策支持。李桂芬以正在加速推進的大型可變速抽水蓄能機組研制項目為例說:『2022年被列為國家首臺套,這讓我們享受到了很多特殊政策,像稅收減免、獨家采購權等。同時,項目還獲得了我省100萬元自然科學資金支持。』
政府全力支持企業發展,企業也以優異成績回報龍江。『龍江對我們好,我們就要更好,達到良性互動。最實惠的回報就是多佔有市場,多做出成績,把哈電的產品及龍江一起推介到全國,乃至世界,讓更多人知道哈電、了解龍江。』覃大清說。
王煥茂則說,作為駐省央企,助力龍江發展不遺餘力。哈電電機在牡丹江投用的荒溝抽水電站,不僅促進當地就業、稅收、風電有效吸納,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拉動了上下游產業發展,助推地方文化和旅游業發展。在望奎、撫遠建立的生物質發電電站,提高了城市環境清潔程度。目前,正在開展的阿城風資源開發項目,將為龍江清潔能源基地建設貢獻哈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