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搜 索
科技進田 萬象『耕』新 黑龍江省農機智能化進程邁向新臺階
2023-04-25 07:37: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許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24日訊(記者 許諾)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當前,黑龍江省春耕生產漸次展開,新型智慧農機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為糧食豐收保駕護航,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一開年,我們就備好了種子、化肥,前段時間我們把農機具都保養了一遍,現在正是下種子的關鍵時期,今年肯定是個豐收年!』綏化市海倫市種糧大戶王春龍信心滿滿地說。看著拖拉機在地裡轟鳴運作,人與機械配合得十分默契,王春龍覺得現在的農活乾起來輕松了許多,效率也大大提高。

  春耕一線,天上飛的無人機,地上跑的北斗導航復合播種機,都成了種糧好幫手。

  『你看我這攪漿效果不錯吧,我用的是無動力衛星打漿平地機,一天能攪漿平地130畝,自動找平、滅茬效果好,還省錢,我這500餘畝地4天就攪完漿了,攪漿後沈淀一星期就可以插秧,工作效率非常高。』4月23日,大興農場有限公司第六管理區種植戶姜宇鵬說。這是大興農場以新機械、新技術推動農場農業機械全程化進程、進一步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的有效舉措。

大興農場有限公司第六管理區種植戶姜宇鵬用新購買的無動力衛星打漿機進行攪漿作業。 劉文姬 攝

  大興農場有限公司通過不斷更新新農機、新技術,實現精細化、精准化,推動農業提質增效,做到省時省力省工,有效實現了節本增效。同時給予新機補貼,促進新機械、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雙鴨山農場利用各種機械搶播搶種,自4月13日首播以來,歷時10天,16.2萬畝玉米播種全面告捷。雙鴨山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發展部部長王興建說:『我們已完成1.44萬畝水稻播種和攪漿工作,計劃5月8日開始水稻插秧作業,確保5月20日完成插秧任務』。

雙鴨山農場大型機械正在農田裡作業。

  從『面朝黑土背朝天』到『開著小轎車去種田』,雙鴨山農場實現了農機管理和田間作業標准化,做到人停機不停,保證了播種的速度,又提高了播種的質量。

  在佳木斯市樺川縣玉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一座座現代化育苗大棚拔地而起、一臺臺智慧農機『揮汗如雨』,農業生產實現全程智能化,放眼廣袤大地,『人在家中坐,物資到田頭』已經逐漸成為龍江智慧春耕的真實寫照。

玉成合作社智能農機設備,助力今年春耕向高質量、高效率的目標前進。

  『秧好一半禾,苗壯一半產。有了機械化集中育秧,效率一下提起來了,不光省力,而且秧苗齊整壯實,栽插質量高。』玉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玉成說,合作社從2015年成立以人工勞作為主、半機械化為輔,到如今的全機械化實現『耕、種、管、收』閉環,他見證了農場智慧化的全過程。

玉成合作社總經理展示樺川縣智慧農機綜合服務監管平臺。

  不只是田間作業實現了機械化,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這裡也得到了廣泛應用,讓農業生產變得『更智慧』。李玉成說:『以往種田常常要靠天收,現在更多地依靠科技。』合作社裝上了環境監測系統,實時更新溫度、濕度等影響農業生產的關鍵數據,上傳到樺川縣智慧農機綜合服務平臺提供給種植戶,自己地裡作物長勢旺盛還是缺肥,種植戶通過手機App一看便知,施肥也能更精准,對於改善糧食品質、提高產量、節約肥料、降低成本提供重要的決策支橕。

  農田『智慧』了,能給合作社帶來多少實實在在收益?李玉成算了一筆賬:『拿插秧來說,1個片區僱2個司機,一天1000元,12天插秧期,15個片區算下來能省十多萬。僱人撒肥5毛錢一斤,一個人一天最多能播撒2000斤肥料,還會出現播撒不均勻的情況。無人機撒肥能達到3毛錢一斤,一天能播撒18000斤。不僅省錢,還更加智能和高效。』

  今年,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推進『農機作業質量年』活動,聚焦『農業強省』,強化良種良法相配套,發揮農機在春耕生產中的主力軍作用,有序推進全省農機保障助力春耕備耕各項工作。據農情調度,截至4月22日,黑龍江省旱田農作物已播410.6萬畝;糧食作物已播287萬畝;經濟作物已播121.5萬畝;全省已完成春整地3992.46萬畝,佔計劃整地的34.19%;水稻已育苗3.5億平方米。

責任編輯:王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