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8日訊(記者 許諾)5月18日,由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黑龍江省博物館(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承辦的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黑龍江主會場活動舉行。

黑龍江省博物館兩個館區首次聯動,線上、線下7個大項展覽、展示、展演活動精彩紛呈。當天,『黑龍江博物館之旅』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這一平臺以手繪數字地圖的形式,鏈接全省各級博物館,匯集了省內218家博物館的展訊信息和100個VR全景,實現了全省博物館資源的一站式瀏覽和查詢,為博物館數字化轉型注入了新活力,向全國展示了大美龍江文博風采,擴大了龍江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黑龍江省博物館主題展覽『哈爾濱往事——20世紀初哈埠社會生活展』『玉見南山——饒河小南山遺址出土文物展』揭幕。黑龍江省博物館原創基本陳列『哈爾濱往事——20世紀初哈埠社會生活展』分為『移民定居——中國人的生活』『建路興業——鐵路修建與科學方興』『國際都市——多元文化交融薈萃』三個部分,展出文物1382件。與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打造專題展覽『玉見南山——饒河小南山遺址出土文物展』分為『山不在高有玉則靈』『玉出南山澤被四方』『采捕漁獵繁衍生息』三個部分,展出文物245件。

在活動現場的數字化成果展示區,『人在畫中游』、定格動畫、紗幔投影、裸眼3D動畫等集中呈現了黑龍江省博物館藏品數字化保護成果。科技的加持讓藏於庫房的文物以更加多元、立體、鮮活的形式呈現出來,讓觀眾在欣賞文物動畫作品之餘,感受文物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藝術魅力。

在省民族博物館分會場,開展了傳統禮儀文化展演活動。古色古香的建築中,觀眾沈浸式觀摩6項傳統文化活動,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作為『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重頭戲之一,黑龍江省博物館在室外廣場區域開展『公益性文物鑒定諮詢服務』,為廣大文物收藏愛好者提供良好的學習交流平臺,滿足收藏愛好者對文物知識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半天時間,共為73名觀眾鑒定瓷器、玉器、字畫、錢幣、銅器、雜項、古生物化石等近200件藏品,包括一萬多年前的馬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