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9日訊 (孫洪義 魏瑩 記者 葛金鑫)5月19日上午,以『數字賦能產業,創新引領轉型』為主題的『科創中國』黑龍江煤炭資源型城市產業創新論壇在雞西市龍城花園盛裝啟幕。

本次論壇是按照黑龍江省政府與中國科協戰略合作部署,助力黑龍江『四煤城』協同轉型發展而打造的科技經濟融合品牌,也是『科創中國』全國五大產業創新論壇之一,邀請了國內能源資源開發,碳基新材料、現代煤化工、生物制藥和環境保護等產業領域十餘位院士和近百位專家學者參加,共同為雞西轉型發展建言獻策,突出科技支橕和創新引領,促進發展動能轉換,助力產業結構優化,推動高質量發展。

開幕會上,優選了8個項目進行了對接簽約,中國煤炭學會、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與雞西市科協簽署『科創中國』雞西全國學會科技專家服務站項目,未來兩年,四家學會將繼續圍繞雞西相關產業發展提供專家諮詢、技術服務、成果推介、技能培訓等服務。中建材黑龍江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與哈爾濱工程大學合作的超細石墨粉精細化控制及生產裝備研究與應用項目,預計年石墨粉增產1000噸,新增利稅300萬元。
論壇期間,與會院士專家學者深入龍煤雞西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城山煤礦、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公司雞西分公司、雞西石墨展廳等地實地考察,召開項目需求對接會,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深入探討交流,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為石墨烯、煤化工、生物制藥等產業轉型昇級,支招助力。

論壇上,專家學者對我國煤炭地下氣化技術進行了熱議,這項新技術具有安全、高效、污染少等優點,利於環境保護與生態平衡。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科技大學教授宋振騏說:『通過這次論壇,要實現一個目標,所有煤炭從現在起,要通過技術創新革命,在地下進行有效燃燒,燒出的二氧化碳藏埋地下,煤氣上來直接發電,建立煤氣電廠,不排放二氧化碳,這個意義非常大,應全面推廣應用』。
雞西擁有百年煤炭開采歷史,是國家『一五』時期重點布局建設的煤炭基地,煤炭產量曾位列全國第二,累計為國家輸送原煤10億噸以上,是我國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典型代表。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葛世榮對黑龍江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提出了自己觀點,他認為,黑龍江省的資源型城市轉型正朝著智能化、綠色化、生態化可持續性目標發展,雞西既有煤炭又有石墨,發展的方向在於安全、高效、智能、綠色,要聚焦生態產業,要更加智能,使之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產業,要延伸煤炭產業鏈,把煤電產業,煤化工產業,甚至是煤炭和石墨和新能源汽車以及電子制造結合一起,把雞西產業結構調優,把產業做大做強。
『今後,我們要充分發揮學校的智力優勢和人纔優勢,打通從科學到技術、技術到產品的石墨材料的研發、應用和產業化孵化鏈條,助力雞西地方經濟發展』,哈爾濱工程大學雞西碳材料創新研究院教授王貴領說。
本次論壇為雞西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先進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將為雞西帶來更清晰的發展思路和可參照、可學習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