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務院『雙百』督查聯系點,近年來,鐵力市積極搶抓國家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有力契機,創新實施督查系統『數字+』賦能改造工程,於2021年在全省首創開發了鐵力市『數字督查』平臺,全面推行數字化督查工作模式。
讓數據代替人工『跑』,全面提昇督辦質效。鐵力市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優勢,結合督查工作特點,在後臺整合設置數據分析、事項預警、交辦催辦、掛牌評價等10個方面功能布局,實現了各項工作一鍵督辦、一鍵流轉,通過數據賦能,督辦事項已經實現了從交辦受理、承辦反饋、流轉審批直至辦結評價全周期無紙化管理,讓『數據跑』代替『人工跑』,省去了部門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讓基層部門用更多時間推動實際工作,極大地提高了督查工作運轉效率。現階段,通過『數字督查』平臺的運用,一般督辦事項辦理時間由原來的7天縮短至3天以內,平均效率較傳統督辦模式提昇57.1個百分點;事項按時辦結率由75%提昇至92%,較傳統督辦模式提昇17個百分點。

讓定時變為實時『督』,隨時掌握工作進展。為順應新形勢、適應新節奏,實時掌握各項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進程,切實提昇督查工作的時效性,鐵力市一改傳統督查『定時反饋』的固定思維,進一步豐富『數字督查』平臺模塊,於2023年增設了重點工作、重點項目專項督辦模塊,將全市295項重點工作、74個重點項目全部納入平臺進行管理,各牽頭單位以及各項目建設單位可24小時通過平臺上傳最新工作進展,並實時上傳工作圖片,做到真實可靠、一目了然。同時,市級分管領導以及有關負責人直接通過電腦PC端或使用鐵力市『數字督查』平臺手機APP了解工作和項目推進情況,並及時簽批工作意見。凡進展滯後的工作和項目,平臺將自動予以紅黃預警,經後臺精准推送至市級分管領導進行催辦推動,真正做到了全程跟蹤、實時問效、一刻不誤。
2022年鐵力市因在河湖長工作中的優異表現,成為全國15家『國務院河湖長制督查激勵』縣市之一。2023年,通過鐵力市『數字督查』平臺重點項目督辦模塊的應用,重點項目『開春即開工』數量較往年增加6個,開復工率提昇28.6個百分點。
讓煩心成為暖心『事』,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紮實做好為民、為企服務保障工作,鐵力市始終堅持『三個凡是』原則,即凡是涉及民生保障的、凡是涉及為企服務的、凡是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部列為平臺重點督辦事項,力爭將平臺打造成為民服務的『新窗口』,營商環境的『新名片』。為確保群眾和企業訴求得到有力解決,『數字督查』平臺同投資服務保障中心、12345便民服務熱線等部門建立了聯絡、轉辦機制,將群眾留言、證照辦理、社會保障、惠企服務等20餘類與群眾、企業密切相關事項納入平臺進行限期督辦、閉環管理,確保做到快督、快辦、快結。截至目前,已通過平臺幫助群眾解決各類生產生活問題412個、幫助企業解決發展經營各類問題148個,得到了群眾和企業的一致好評。此外,為進一步提昇群眾和企業滿意度,研究制定了督查『回頭看』制度,市政府督查室將根據平臺反饋的辦理情況,通過電話回訪、實地調研等多種形式,對各部門工作辦理情況進行回訪核實,確保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著落。
下一步,鐵力市將結合『數字+』賦能工程的實施,立足群眾所盼、企業所想、發展所需,不斷加大平臺開發力度,持續完善平臺功能,讓平臺成為推進政府管理創新、提高行政效能、狠抓工作落實、優化營商環境的『利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