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民族工作
多次深入民族地區調研
與各族群眾面對面交流
凝聚起共同團結奮斗
共同繁榮發展的磅礡力量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一起走進同江
看赫哲族群眾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
感恩奮進
繪就了一幅風生水起的
民族發展畫卷

乾淨的街道,整齊的民居,漂亮的壁畫,來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感受濃郁的民族風情和赫哲百姓的幸福新生活。現如今來到這裡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村裡已經有特色民宿30多棟。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居民尤明芬介紹,游客來自重慶、上海,哪裡的都有。不少人第一年來了之後,又帶了家人再來。日子一年比一年好,旅游收入、傳承文化都得到了提高,生活越來越好。

2016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八岔村,他在贊揚赫哲族歷史悠久、漁獵技能高超的同時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總書記的話,深深地刻在赫哲人的心裡。七年來,他們深入挖掘赫哲族歷史、文化、藝術元素,推動旅游、文化、時尚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打造著『赫哲第一鄉』『中國最美生態文旅小鎮』等旅游品牌。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宣傳委員高瑩瑩表示,他們精心設計了赫鄉民俗體驗游等精品路線。七年來,已經有6萬人次的游客前來八岔體驗赫哲風情。

好風景變好『錢景』,朴實好客的赫哲人嘗到了發展旅游的甜頭,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25000多元。
秀美的風光是大自然給予赫哲人的饋贈,與八岔鄉同步,街津口也在將美麗風光變為『美麗經濟』。江蘇游客曹英福說,過去了解赫哲族人,只是通過歌唱家郭頌的民歌。這次過來以後,發現確實非常漂亮,發生很大變化。
同江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旅游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李錦成表示,八岔和街津口這兩個赫哲族鄉,通過旅游線路的貫穿,能夠使游客朋友們集中感受整體的赫哲文化的精神內涵、鮮明遺風以及民俗風貌。

眼下,赫哲族傳統文化也正以嶄新面貌融入新時代。
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海珠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海珠表示,他們的網上直播,關注率非常高。全世界只有中國的赫哲族纔把魚皮手工藝品傳承下來,所以非常珍貴。現在不光是赫哲族來學習民族文化,一些漢族滿族,各種民族都來了解咱們的民族文化。
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伊瑪堪傳承人吳桂鳳介紹,總書記來的時候說,『把咱們赫哲族的文化,一定要傳承下去。』最讓我高興的是這些年輕人,甚至孩子們,都知道注重赫哲族文化了。

近年來,不僅土生土長的赫哲青年回鄉了,更有從其他地方慕名而來的人共同建設著赫哲族鄉。
返鄉青年張超告訴記者,他山東的同學想要收藏魚皮畫,詢問能不能郵寄兩幅。現在赫哲族名氣越來越響了,他感覺非常自豪。返鄉青年閆悅也表示,有時間的時候會到伊瑪堪傳習所,跟吳桂鳳老師和王海珠姐姐一起學習制作魚皮畫。
從文旅產業重點發力,到發展綠色訂單農業、特色漁牧產業、打造『赫鄉田源』產業品牌,多項產業並駕齊驅,7年跨越式發展,赫哲人唱出了《烏蘇裡船歌》的新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