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6日訊(記者 許諾)肥沃的黑土地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今年5月22日至28日是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周,主題為『保護黑土地 當好壓艙石』,黑龍江省各地同步開啟了黑土地保護周宣傳活動。
黑龍江地處東北黑土地核心區,現有耕地2.579億畝,其中典型黑土耕地面積1.56億畝,佔東北典型黑土區耕地面積的56.1%,2022年,全省糧食總產量1552.6億斤,實現『十九連豐』,連續五年突破1500億斤,連續13年位居全國第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黑土地作為寶貴的農業戰略資源,是黑龍江省扛實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的物質基礎。近年來,全省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嚴守耕地紅線,聚焦黑土耕地質量提昇,多措並舉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全省農業農村部門堅持管控與修復並重、保護與利用統籌、用地與養地結合,綜合采取工程、農藝、生物三位一體硬措施,切實加強黑土地保護利用,守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命根子』。
黑龍江省堅持多渠道增加投入,分類督導項目建設、嚴守工程質量監管,持續強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2022年完成高標准農田建設任務1123.57萬畝,任務完成率102.1%,全省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10265萬畝。堅持農機農藝結合,探索建立以秸稈翻埋、碎混、少免耕秸稈覆蓋還田為核心,配套應用米豆輪作、深松整地、糞肥還田等措施的黑土地保護利用綜合技術體系,增加土壤有機質,創建肥沃耕作層。2021年度,秸稈還田利用率70%以上;2022年,實施保護性耕作2553萬畝。通過嚴把源頭治理、推行科學施肥合理用藥和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科學有效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推廣應用種肥同播、水稻側深施肥、微生物肥料等新技術和新肥料,全省農村新增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面積4000萬畝次,全省主要農作物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覆蓋。全省農作物病蟲疫情監測點達4000個,建成了全國唯一的農田全覆蓋的農作物病蟲疫情在線監測預警體系。
保護周期間,黑龍江省各地紛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黑土地保護周宣傳活動,重點開展了黑土地保護『入鄉、進村、到屯』宣傳活動,確保黑土耕地保護利用宣傳『最後一公裡』全覆蓋。同時,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省通信管理局通過全省手機客戶端發布了保護黑土地群發短信;省高級法院聯合省農業農村廳舉辦了環境資源審判『黑土地保護』諮詢專家聘任儀式;省人大農林委、省農業農村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林草局、省司法廳、北大荒農墾集團、龍江森工集團等還共同發起了保護黑土地的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