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1日訊 (記者 唐繼厚)5月31日,黑龍江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發布《關於依法聯動服務保障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出織密高效執法網絡、共建共享優質資源、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協同推進生態修復等15條措施,保護珍稀黑土地資源。發布會還發布了10起黑龍江省環境資源保護典型案例。
據悉,黑龍江省有典型黑土地1.56億畝,佔東北典型黑土地總面積56.1%。為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黑土地保護法》《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利用條例》,黑龍江高院充分發揮能動司法職能,去年以來牽頭開展了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調研,聯合省農業農村廳等9家單位研究制定了《意見》,確定定期召開專題會議,邀請黑土地保護利用專家組成員參加,分析研判法律保護工作痛點、難點、堵點解決方案,提昇保護水平。
《意見》要求,黑龍江省正加速建設黑土地地理信息監管平臺,各相關單位要及時更新發布行政執法、司法辦案等信息,以數據+法治推動保護工作取得實效。共享『外腦』和基地,將省級黑土地保護利用專家組成員納入環境資源審判諮詢專家庫,將農業農村部門的實驗農田建成司法實踐基地。建立行政主管部門、司法機關常態化黑土地保護工作機制,以違法行為查處、刑事案件偵查、檢察監督和審判執行為軸線,通過定期研討、結果通報、旁聽庭審等方式,統一執法標准。協同推動《黑龍江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探索『禁止令』『督促令』『技改抵扣』、公益信托等替代性措施,解決生態修復執行難題。各級法院設立黑土地保護公益訴訟綠色通道,加強對寒地黑土系列農產品、『黑土優品』農業品牌標識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和宣傳力度,保護黑土地,守好『飯碗田』。
據了解,黑龍江法院積極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一法一例』實施以來,全省法院依法審理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13349件,綜合運用『禁止令』、懲罰性賠償等制度,推進多元化生態修復;審結黑土地保護公益訴訟案件40件,判令植造生態修復林800餘畝,恢復受損土地754.32畝;建立黑土地保護專業審判諮詢專家庫和人民陪審員庫,選聘10名黑土地保護利用審判諮詢專家,選聘的85名涉農、涉土專業人民陪審員參加了53件涉農案件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