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搜 索
產業興 收入增 生態美 大興安嶺林業集團改革三年交出厚實答卷
2023-06-05 10:00:4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郭蘇民 張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6月5日訊 三年,連續實現『人為火不發生、雷擊火不過夜』;組織實施主營業務144個、萬餘名職工參與增收項目;三年,一線職工工資性收入增長近40%;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林分公頃蓄積持續保持『三增長』……

  自2020年掛牌成立以來,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黨委以回答好習近平總書記『林區三問』為目標,圍繞『兩山』轉化,立足生態和資源優勢,奮力答好國有林區改革發展新答卷。

  萬餘職工融入新項目新產業

  2020年,加格達奇林業局那都裡林場場長王興發帶領職工『騎著馬兒闖天下』,組建產業聯合體,以林場主營、職工入股、年末分紅方式經營養殖森林馬。如今,該林業局的57名職工參與養馬902匹,市場價值1200餘萬元。

  張洪祥是韓家園林業局貯木場老職工,他和老伴兒在放牧、飼養自己家肉牛的同時,辦起了『托牛所』,林業局17名職工群眾將400多頭肉牛托付給老張管理,每年『托牛費』收入不菲。

  韓家園林業局組建林產品共享車間,先後與26個單位、16家合作社,180餘名林區職工建立合作關系。

  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黨委堅持問題導向,明確提出『轉思想、轉思維、轉思路』。集團100個林場組織實施主營業務144個,發展管護站節點經濟219個,協調金融部門推出低息信貸產品『龍嶺快貸』投放2.1億元,14959人參與增收項目。

  生態產業布局全面推進

  森林藥材人工種植1.8萬畝,野生中藥材種質種源保護培育8萬畝,金蓮花5500畝,加格達奇林業局發力建設『中國森林藥谷』。

  阿木爾、圖強、漠河、加格達奇等林業局與屬地強強聯合,逐步形成了南北一體化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新格局。

  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和『體驗式』調研、舉辦『兩山』論壇、派員學習培訓,轉變思維視野拓寬。集團現已與浙江省林業部門等多個單位簽訂合作協議,與義烏市26家單位展開產銷對接。在建行善融商城上設立的『大興安嶺館』已入駐44款產品;微信小程序『大興安嶺特產館』上架119種產品,16家企業99件產品登陸網上森博會平臺。阿木爾林業局北極冰藍莓酒莊生產的野生藍莓冰酒,4次進駐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集團相繼在深圳、秦皇島、大連、海南等地建立起體驗館。

  思路變天地寬,林區乾部職工全面推進生態產業發展布局,生態旅游、森林康養、『雙寒』經濟、林業碳匯等生態主導型產業有序發展。

  一線職工工資性收入增長近40%

  『工資漲了、路平了、燈亮了、水清了、供暖熱起來了,柏油路鋪到家門口,現在的生活一個字「美」!』工人寇金鎖說出了林區職工的心聲。

  改革三年來,集團將職工增收作為『一號工程』,投入2.7億元用於補貼一線職工增收,投入1.4億元用於一線撲火隊員及瞭望員補貼,同時,林業局實施以工代賑、發展特色產業等,帶動一線職工工資性收入由改革前的4.4萬元增長至2022年的6.1萬元,增長近40%。

  呼中林業局對36座瞭望塔、109名瞭望員逐一梳理家庭情況,建立長效幫扶機制,並為每戶家庭設立黨員聯絡員。瞭望塔、管護房、塔房、塔路、專業撲火隊營房全面提檔昇級。

  文藝輕騎兵到一線、重要節日慰問一線、海濱城市療養……職工的歸屬感、榮譽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三年來,集團累計上繳稅金12.3億元,支援地方經濟建設3.6億元。面對當地2021年特大汛情,集團出動兵力2.8萬人次、車輛4110臺次、飛機91架次,成為全區抗洪搶險的主力軍、衝鋒隊。

  森林濕地生態服務價值提昇

  『按照集團探索輕度火燒區一個月內進行生態修復的方法,去年夏季,我們把2500多株興安落葉松苗木栽植在火燒跡地,成活率達到預期,實現了一年三季造林。』站在雷擊火火燒跡地上,呼中林業局資源科李海臣不無驕傲。

  三年間,集團完成人工造林4.6萬畝、補植補造84.6萬畝、低產低效林改造3.1萬畝,更自籌資金修復煤礦礦體1368.5畝。截至2022年11月,完成森林撫育639.2萬畝,森林生態系統日益健康穩定。

  據中國林科院2022年11月評估顯示,該集團所轄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總價值量達7975億元,居六大森工集團首位。

  集團公司在生態保護修復上,穩步推進森林、草原、濕地三大生態空間和重要生態功能區建設提質量、上水平。森林防火感知系統實現『天、空、塔、地』四位一體聯動,森林防火標准化體系初步形成。三年間,當地累計發生雷擊森林火災85起,平均滅火時間2.5小時、平均林地過火面積0.96公頃,創造了有歷史記錄以來最佳戰績,連續實現『人為火不發生、雷擊火不過夜』。

  『管林、護林、增林、用林』,圖強林業局劉健用8個字概括了該集團首創的企業林長制做法。同時,將激光雷達、樹木生長反演模型等高新技術應用到生態修復工作中,依托森林防火感知系統建立了林長制智能管護系統,搭建了森林經營『一張圖』數字化網絡雲管理平臺。生態修復標准體系建設實現從無到有,森林撫育質量核查始終保持全國前三名。

責任編輯:王俊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