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10日訊 10日晚,由省文旅廳、哈爾濱市文廣旅局主辦,哈爾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黑龍江省暨哈爾濱市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哈爾濱索菲亞廣場舉行。
今年的主題是『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傳承的濃厚氛圍,發揮非遺在推進鄉村振興和促進文旅消費增長的積極作用,我省各地市精心准備了122場極具特色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線上線下以多種方式開展非遺產品展示展銷。
我省擁有豐富的非遺資源,多年來,全省文旅部門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開展了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程,組織了代表性傳承人評估,建設了一批非遺就業工坊,舉辦了冰雪非遺節等宣傳展示活動,推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打造了龍江非遺特色品牌,綻放了龍江非遺文化魅力。今年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在線上推出『雲游非遺影像展』『非遺購物節』『非遺美食節』,線下走進景區、走進街區、走進社區,全方位展示非遺保護成果,宣傳非遺優質資源,推介非遺特色商品,廣大群眾共享龍江非遺精粹。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省文旅廳積極發動非遺工坊、老字號非遺項目和非遺傳承人,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展示展銷活動。
啟動儀式現場,非遺購物節、非遺美食節、非遺專場演出等活動同步拉開帷幕。包括方正剪紙、麥稈剪貼、金源青銅透光鏡、義利系列糕點等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美食在內的38項非遺項目,與同江市王家康非遺就業工坊、肇老街基非遺就業工坊、北安烏魚繡就業工坊等7家非遺工坊開展互動體驗、展示展銷、品嘗試吃等活動。線上全省百餘家非遺店鋪積極參與。各地市也紛紛在景區、特色街區同步開展線下展示展銷活動。
啟動儀式上還為2022年非遺工坊建設工作中表現優秀的非遺工坊頒發證書,鼓勵非遺工坊及傳承人積極探索助力鄉村振興新途徑新方式。
近年來,我省非遺保護成果顯著。自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以來,全省已成功申報聯合國非遺名錄2項,國家級非遺名錄42項,省級非遺名錄429項,市級非遺名錄1184項,縣級非遺名錄1286項;全省現有國家級傳承人31人,省級傳承人511人,市級傳承人1245人,縣級傳承人983人;北安烏魚繡非遺工坊案例入選國家『非遺工坊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