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22日訊 她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絢麗瑰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豐碑,是龍江振興的力量源泉。在波瀾壯闊的松遼石油大會戰,石油大軍頭頂青天斗志揚,腳踏荒原闖難關,鑄就了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主要內涵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永遠如炬炙熱,如旗飄揚。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期間,在鐵人王進喜誕辰100周年之際,省委宣傳部會同大慶油田策劃了『鐵人精神代代傳振興龍江譜新篇』宣講巡展活動,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和大慶油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回顧大慶油田64年風雨奮斗的光輝歷程,學習鐵人的愛國情懷和拼搏精神。
活動開展以來,已在全省13個市地和省直有關單位舉辦了15場宣講報告會,部分機關乾部、企業職工、高校師生、社區工作者等近1萬人現場聆聽,50餘萬人在線收看直播。宣講活動讓全省乾部群眾備受鼓舞,大家紛紛表示,要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鐵人精神,以『三老四嚴』優良傳統為遵循,堅定信心、真抓實乾,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異答卷。
回顧百年征程 點燃強國理想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國家。但到了近代,我們卻遠遠落在了後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為缺油,首都北京的汽車背上了煤氣包,很多工廠被迫停工,連國防執勤、空軍飛行訓練都受到嚴重影響。
在黨中央作出石油勘探戰略東移的重大決策下,1959年,大慶油田橫空出世。黨中央決定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以打殲滅戰的形式,組織大慶石油會戰。1963年底,大慶油田實現中國歷史上原油首次出口。與國外同類油田相比,美國拿下東德克薩斯油田用了九年,蘇聯拿下羅馬什金油田用了三年,而大慶油田從第一口井噴油到探明含油面積只用了一年零三個月,到實現石油基本自給,僅僅用了三年。
過去,大慶石油人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是愛國,今天,『當好標杆旗幟』『建設百年油田』,堅決維護國家『五大安全』,全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龍江實踐就是新時代愛國的生動體現。報告會上聽眾紛紛表示,不僅愛國主義情懷再次提昇,更在百年征程回顧中點燃了報國願望、強國理想。
打造過硬作風 擔起時代重任
大慶精神的精髓是艱苦奮斗。
大會戰是在困難的時間、困難的地點、困難的條件下打響的,是靠『革命加拼命』打上去的。近五萬會戰職工湧到只有100多戶人家的鹽鹼灘,頭上青天一頂,腳下荒原一片。在零下40攝氏度的野外作業,泥漿噴在身上,立刻就凍成冰鎧甲;在荒原深處施工,便用雨水解渴;糧食供應困難,只能『五兩保三餐』……
時代在前進,但艱苦奮斗的精神始終不丟。油田多數油氣項目分布在伊拉克等國家和地區,遠離祖國、家庭和親人,面對的是復雜的社會環境和隨時可能發生的酷暑沙塵、疫情疾病。大慶石油人用青春年華、聰明纔智,甚至寶貴的生命,譜寫了艱苦奮斗、海外創業的新篇章。
『新征程上,我們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我省時提出的「五細」要求,踐行「工匠」精神,大力倡導馬上就辦、真抓實乾,激勵擔當作為、攻堅克難,錘煉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過硬作風,靠苦乾實乾創造一流業績、擔起時代重任。』這是來自宣講活動現場聽眾的心聲,也是全省廣大黨員乾部的行動指南。
秉承『三老四嚴』 貢獻青春力量
『三老四嚴』源於會戰時期采油指揮部的三礦四隊。會戰初期,新來的學徒工小孫因操作失誤擠扁了刮蠟片,還讓材料員為他保密。隊長辛玉和認為『小洞不補,大洞尺五』,必須小題大做。不久,在隊黨支部帶領下,全隊開展了『三老兩嚴』活動,後來逐漸完善為『三老四嚴』,就是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乾革命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
60多年來,大慶油田科研人員從嚴求實,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嚴格的科學態度相結合,創造了領跑世界的陸相油田勘探開發奇跡。油田開發進入高含水後期,采出的液體90%以上是水。在這種條件下采油,相當於水中找油、水中撈油。但通過三次采油技術,能在油田含水率達到98%的極限開采條件下,再提高采收率20個百分點以上。今年3月,油田三次采油累積產油突破三億噸,實現了我國化學驅技術從跟跑到領跑的實質性跨越。60多年來,油田累計取得科技成果11000餘項,油田勘探開發技術成果與『兩彈一星』等,共同載入我國科技發展史冊。
『在中國式現代化龍江實踐的進程中,我們要繼續發揚「三老四嚴」、科學求實的優良傳統,不負青春、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聆聽報告的青年學生們慷慨激昂地說。
弘揚鐵人精神 書寫不朽篇章
大慶油田會戰剛打響時,設備短缺、處處吃緊,從玉門來的王進喜,帶領隊伍人拉肩扛運鑽機,破冰取水保開鑽,跳泥漿池壓井噴,他曾人拉肩扛抬過的鑽機主機原件重達5.1噸,被譽為『鐵人』。
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是王進喜的心聲,也是王進喜的追求。工人夜班吃什麼,他要親自過問;鑽工冬天乾活辛苦,他囑咐做工服時把後腰加高,防止受凍;看到鑽工家的孩子在荒原上亂跑,他帶人支起帳篷,建起了油田第一所小學……
1970年,年僅47歲的王進喜被確診為胃癌晚期。臨終前,他囑咐家人不要向組織提任何要求,還反復說,要回大慶再乾20年。鐵人把一生都交給了祖國的石油事業。立功、立言、立德,公而忘私、先公後私、忘我為民,正是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最可貴的品質和最大的幸福。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秉照一代代大慶人心靈的燈盞,也是引領一代代龍江人前行的火炬。鐵人的事跡激勵著廣大乾部群眾,學鐵人、做鐵人,立志秉承『心系百姓冷暖』,把鐵人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
時光不老,精神永恆。一代代鐵人高矗起精神的豐碑,這豐碑,浩然留史冊,光耀天地間。在新的偉大征程上,我們要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以埋頭苦乾和無私奉獻,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龍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