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21日訊 20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研討會』在哈爾濱召開,就如何推動數字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任南琪,國家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副局長杜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餘曉暉等參會嘉賓分別分享了推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實現綠色化發展的案例和經驗,通過挖掘各環節節能減排潛力,促進創新、包容和可持續發展。
踐行『海綿城市』理念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任南琪以『城市水污染治理綠色發展和智慧管控』為主題分享了『「海綿城市」理念是綠色發展實踐,灰綠結合是污染治理必由之路,智慧管控是環境生態安全保障』的觀點。任南琪表示,『海綿城市』應該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和『韌性』,重點解決城市澇災與城市水環境污染等問題,實現地表水、污水、生態用水、自然降水、地下水等統籌管理、保護與利用,緩解熱島效應,確保社會水循環與自然水循環相互貫通,哈爾濱應該提早進行這方面的布局。
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我認為,數字化和綠色化是我們人類發展未來幾十年中影響最大的兩項技術革命。而在這兩大歷史進程中,我們需要構建數字底座和綠色底座,以這兩個底座來實現我們的「雙碳坐標」。』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餘曉暉說,對於數字行業本身的綠色發展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數字基礎設施。所以數據中心、通信機房、通信基站都是重要的節能降碳途徑,可以通過將技術創新、政策創新和機制創新相結合來實現數字化和綠色化協同發展。
不斷降低數據計算能耗
要實現數據計算的綠色低碳,螞蟻集團副總裁、CTO辦公室主任曹愷從三個重要環節提出建議,第一個環節是能源的供應環節,能源廠商與數據中心運營者共同協作,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第二個環節是算力生產環節,主要是數據中心在提供硬件算力時,降低單位算力的能源消耗。第三個環節是軟件應用環節,在這個環節把硬件算力轉化為業務應用,主要通過優化軟件服務的算力數據效率,提昇單位能耗下的業務處理能力,從而提昇算力的業務效率,降低能源開銷。
希望與四大行業緊密合作
『作為運營商,我們希望能用移動技術、人工智能以及其他新技術來賦能產業發展,比如制造業、電力行業、交通運輸、建築行業,這四大行業的排放總量佔了全球排放量的80%。如果他們實現了數字化的轉型,那麼可以在2030年前幫助實現二氧化碳所需減排量的40%,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我們希望能夠和這些行業緊密合作,來幫助他們實現數字化的轉型。』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說。
『從搖籃回到搖籃』
PC作為重要的生產力工具和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來源,同樣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英特爾副總裁(中國政府事務)蔣濤在演講中介紹了英特爾提出的『從搖籃回到搖籃』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PC發展理念。『具體來說,首先在設計方面,我們提倡使用可回收的材料。在制造方面,由於一半的碳排放源自於這個階段,我們與計算機的制造商都在積極采用可再生能源進行綠色制造,來降低這一階段的碳排放。在使用方面,我們進一步優化了不同應用場景和計算機性能來實現計算機的高效運行,並開發了綠色軟件。在回收方面,我們倡導積極使用可再生材料,並在回收過程中進一步充分有效進行回收。』蔣濤說。
將新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相融合
國家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副局長杜巍建議,一是進一步發揮數字化對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的支橕作用。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結構由高碳向低碳,由低端向高端轉型昇級。二是多措並舉。開展數字產業的節能降碳。要強化數字基礎設施統籌布局,在數字基礎設施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基礎上,全面支橕各行業特別是傳統高耗能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昇級,堅持發揮綠色化對數字化發展的牽引帶動作用。
打造可持續計算解決方案
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副總裁、研究院院長謝東說:『數字產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需要一個全面、系統化的方法,蘊含從戰略、業務操作到平臺、技術和基礎設施的所有方面。只有采取全面可持續的方法,我們纔能真正創造一個兼顧經濟發展與環保的數字產業。為此,我們就設計打造了一個面向可持續計算的解決方案,該方案具有數據驅動、全局優化、 AI賦能、持續優化等特點,助力千行百業,加速實現全面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希望黑龍江成為智能計算布局的重要節點
『通過參加這次會議,我深刻感受到數字化、綠色化促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的重大意義,尤其是在國際社會治理中要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移動副總經理李慧鏑說。
談到雙化協同發展,李慧鏑說,首先要推動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產業化,即大數據中心來推動各行各業的產業數字化轉型,與黑龍江的制造業、工業企業結合起來,通過賦能各行各業來實現綠色發展,在實現低碳、智能、高效的同時,也提昇智能制造的水平。
李慧鏑還談到:『我們正在建設更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即算力中心。近期我們將在北方區域進行布局,希望結合黑龍江的區域優勢,高校資源、產業優勢,使黑龍江哈爾濱成為未來智能計算布局的重要節點,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
期待與黑龍江展開合作
『黑龍江地理位置優越,人文歷史底蘊深厚,科教資源雄厚,既是農業大省又是工業大省,所以在數字化、綠色化轉型上有著很好的基礎,數字化綠色化的協同發展對於黑龍江未來產業的昇級將起到重要作用。』伏羲智庫主任助理、數字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總監付偉說。
『我們一方面進行政策的研究,另一方面也致力於數字技術的落地方案,利用數據來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也就是通過盤活數據要素來推動區域發展,推動各個行業的發展。』付偉說。
付偉談到,實現各行業綠色化、數字化協同發展,離不開數據的應用。伏羲智庫希望通過數據來推動綠色化、數字化協同發展,通過盤活數據要素推動區域、各行業領域的發展。
把數字技術應用到農業領域
『聯通很早就開始了數字化轉型,希望把數字技術應用到農業領域。「大國糧倉」5G數字農場就是以中國聯通5G網絡為基礎,以農業智慧大腦為核心,以黑土地保護加無人化智能作業為抓手,依托天、空、地、人、機一體化的智能感知體系,實現節能增效。』黑龍江聯通科技創新部智慧農業創新中心總監林濤說。
林濤介紹,黑龍江聯通與北大荒集團合作打造『大國糧倉』5G數字農場,結合『黑土地保護+無人化智能作業』兩大領域的需求,通過5G網絡,構建全生產要素數據的智能感知,打造『1+1+N』架構,即1張5G網絡,1個農業智腦,『N』項5G應用。在無人化智能作業領域,在傳統的無人作業基礎上,更加強調數據的指揮作用,通過智能數據分析研判形成作業藍圖,指導農機作業;通過5G網絡,實現農機具的實時控制,實現集約化、智能化、高效化的無人作業能力。『大國糧倉』5G數字農場入選了農業農村部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優秀項目,並獲得了2022年世界5G大會十大應用案例和揭榜賽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