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2日訊 近年來,綏化市立足資源優勢,做強精深加工,持續推動全市玉米產業創新、綠色、高質量發展。
2022年,該市玉米加工能力超千萬噸,規上企業產值301億元,同比增長8.2%,佔工業經濟總量的37%,產業鏈水平、產業集聚度和產品層次位於全國前列。
未來,該市繼續做強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第一支柱產業,努力打造『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實踐地,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綏化力量。
每一粒玉米通過深加工,實現『吃乾榨淨』。落戶在青岡縣的京糧龍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不斷給出玉米生物發酵產業鏈條上的驚喜。
該公司董事長崇明勝介紹,他們采取『一泡二磨三分』。先浸泡,自然達到物料平衡後,把它粉碎,再把玉米的各個產品如淀粉、蛋白粉、玉米皮、玉米胚芽等分離出來,反復洗滌後烘乾,再進行包裝就是成品了。
京糧龍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正在做L-乳酸生產,再向下主要延伸產品是聚乳酸,聚乳酸可以做一些材料級的產品,聚乳酸制品的優勢是可降解,尤其在一次性制品領域很有市場。此外,它還可以用於醫用材料,比如,醫用的縫合線、補丁,不用拆,直接在體內就吸收了,可以免除二次手術拆線。
京糧龍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只是綏化市眾多玉米深加工企業中的一個縮影。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綏化市積極推進以商招商,采取聘請招商大使、完善激勵機制等措施,充分調動企業家招商積極性。僅通過青岡龍鳳玉米,就先後引進了昊天、京糧等重點龍頭企業。推進項目裂變,制定更加有力的支持政策,促進企業主動投資。青島柏尊集團繼在青岡投資之後,又相繼在北林、海倫建設了兩個飼料精深加工企業,總投資接近10億元。推進規模擴張,緊盯企業投資走向和發展布局,綏化主要領導赴總部拜訪,激發企業投資熱情。推進鏈條延長,玉米精深加工14條鏈主鏈,綏化已擁有9條,生物發酵產品達40餘種,現已形成淀粉、燃料乙醇和酒精等初級產品,色氨酸、谷氨酸、蘇氨酸和結晶糖等中端產品,維生素系列、山梨醇和輔?Q10等高端產品協同發展。
綏化市培植『鏈主企業』,重點培育新和成、象嶼等100億級、50億級的航母企業和星湖科技、京糧生物等行業領軍企業。去年,玉米生物發酵產業共開復工億元以上重點項目6個,完成投資14.3億元,京糧年產5萬噸L乳酸、龍鳳年產2萬噸赤蘚糖醇等4個項目已建成投產,國投年產3萬噸纖維素燃料乙醇項目成為全國首家利用生物質生產纖維素燃料乙醇示范項目。今年,又謀劃儲備重點項目3個,總投資7.9億元;打造產業集群。全市規上玉米加工企業已發展到37戶。
該市還主動與國內生物經濟領域頭部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溝通對接,建立生物發酵研發平臺,為企業技術創新和人纔引進創造條件。截至目前,該市8個玉米精深加工數字(智能)車間通過省級認定,新和成通過了省級智能工廠認定,實現智能工廠零的突破;建設黑龍江省玉米生物發酵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科學工作室和6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攻克玉米生物發酵『卡脖子』技術難題。出臺了綏化引纔『金十條』,實行『雙招雙引』行動(招商引資與招商引智),引進一個項目、興起一個產業、集聚一批人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