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松花江巴彥段,黑龍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開展了施氏鱘增殖放流活動,25萬餘尾施氏鱘幼魚放歸松花江。

此次增殖放流的施氏鱘魚苗,親本來源於黑龍江撫遠段捕獲的野生施氏鱘,繁殖所獲的活體胚胎在黑龍江省水產引育種中心孵化後,經過35天的精心培育而成。增殖放流的施氏鱘幼魚采用天然活餌與人工飼料混合開口,人工顆粒飼料後繼培育,放流幼魚全長超過6.5厘米,放流前施氏鱘幼魚經歷水溫、流速、天然活餌捕食等多項野化訓練,能夠更好地適應自然水域環境。

黑龍江省漁業漁政管理局組織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黑龍江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在黑龍江省水產引育種中心對放流魚苗數量、規格進行了現場督查和檢測。

增殖放流是補充和恢復水生生物自然群體、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和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通過增殖放流對保護自然水域生態環境、涵養黑龍江漁業資源、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促進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