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特點,加強人工智能和產業發展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作為中國產業集群示范市和全省『油頭化尾』項目承載區,安達市緊緊抓住數字中國建設機遇,大力推進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從以人為主的人治向以技術為主、科學管理的智治方向發展,以『1+5』建設為支橕,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堅持管理現代化變革與先進技術深度融合的理念,構建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化工園區。
強化設計理念,構建『1+5』總體框架
以智慧運營中心為支橕,搭建業務應用支橕平臺、物聯網應用支橕平臺、視頻融合支橕平臺、地圖應用支橕平臺、決策支橕平臺,建設集安全、環保、應急、能源『四大』功能為一體的園區綜合管理平臺,以大數據、智能化的精准管控代替以人為主的傳統管控方式,全面提昇園區及企業本質安全。以園區三維地圖為基礎,秉持『一鍵登錄、一圖到底、一制管控、一案應急』的設計理念,突出監測預警和應急聯動兩大主題功能,通過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應用,構建科學、全面、開放、先進的園區管理體系,提昇園區精細化管控能力和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打造風險展示一張圖、安全感知一張網、防治指揮一條鏈、運營保障一盤棋,為園區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強化智能安全,多維展示分析
借助信息化手段,對園區一企一檔內容、隱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與風險預警、視頻集成與智能應用、現場作業管控、安全行政執法管理、園區特種設備風險預警管理等進行全面有效管理。實現對企業基礎信息、位置、風險點分布,重大危險源、應急事件、實時狀態等進行多角度展示與分析。
強化智慧環保,綜合預警推送
對化工園區內的超標排放和異常狀態進行綜合管理、統計分析、及時預警和信息推送。結合化工園區企業檔案數據、特征污染物清單、污水廢氣處理設施工況,采用算法和模型實現污染溯源。
強化智慧應急,做好輔助決策
應急指揮中心通過GIS系統調用應急物資、路徑規劃、人員疏散,實時標繪當前情況;通過統一通信,協同指揮為決策者提供了一個便捷、交互的指揮平臺,為應急指揮做輔助決策。
強化封閉式管理,全方位感知管控
通過智能安防系統,對園區和企業的關鍵卡口、廠區周界、樓宇重點區域(危化品儲存、重要設施等)進行全方位控制,實現全狀態感知和全局監控。端到端識別有助於園區第一時間、現場發現和解決問題。
強化智慧能源,管理節能優化
管理化工園區用能設備和單位,建立化工園區重點用能單位和重點用能設備能耗預警報警系統,實現化工園區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和整體能耗統計分析,開展化工園區企業能耗統計和能源利用效率分析,預測和分析能源數據,促進化工園區統一管理和節能優化。
有效推進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
綏化安達市以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為契機,鼓勵企業加強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全力激發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推動安達經濟高質量發展。統一技術底座,基於統一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底座,實現系統間業務融合和數據互通,內置大量工業機理模型和數據模型,為業務應用提供能力支橕;統一監測預警,對園區內安全、環保、封閉、消防、能源等各類風險進行實時監測預警,對危險化學品生產、貯存、運輸、使用、經營、廢棄處置等各環節進行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和監控;統一決策分析,依據平臺監測預警信息,實現統一風險管控、風險處理,建立園區風險管控機制與流程,及時推送到對口職能部門,實現管家式精准管控;統一應急聯動,實時獲取各類報警信號,自動匹配應急預案,事發現場信息與救援進展可視化掌握,結合機理模型進行分析研判,實現輔助決策、科學施救。智慧平臺的建成投運,有效提高了園區數字化程度,最終實現風險展示一張圖、安全感知一張網、防治指揮一條鏈、運營保障一盤棋,全面推動化工產業安全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