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21日訊 國產替代、全球首創、世界紀錄……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有很多不凡的業績,黑龍江省黨政代表團走進蘇州第二站就來到了這裡。
『盛虹31年來,以敢為敢乾、敢試敢闖的奮斗姿態,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主航道,百折不撓補鏈延鏈、攻克「卡脖子」技術,通過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雙線並進、協同發展,闖出了一條具有盛虹特色的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行政部總經理王帥說。
依靠前沿技術創新,盛虹不斷挑戰市場極限。2019年6月工信部批復,由盛虹牽頭組建的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成立,這是全國第十三個、江蘇省內第一個國家級創新中心,也是全國第一家由民營企業牽頭建設的國家級創新中心。
『國家先進功能創新中心解決了從高校到產品落地的關鍵環節,根據市場需求,創新中心致力於解決卡脖子技術、實現產品從中試到量產的關鍵流程。』王帥說。
依托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努力發揮平臺效應,集聚創新資源,盛虹加快先進功能纖維領域的創新突破,搭建起以『重點實驗室』『中試基地』和『國家級紡織品檢測中心』為支橕的技術創新供給體系,為研究開發行業關鍵共性技術提供資源與服務,提昇了全行業的國際話語權。
民營企業牽頭組建國家創新中心,從側面也反映了盛虹在科技創新上的實力。聚焦『新能源、高性能新材料、低碳綠色』三大產業方向,盛虹還搭建起了石化創新中心、先進材料研究院、新能源電池研究院等覆蓋全產業鏈的創新載體。通過完善這些創新平臺和體系,加快攻克『卡脖子』難題,推動了一系列裝備制造、裝置工藝的創新迭代,實現了一批新技術產品進口替代和國際領先。
王帥說,過去光伏級EVA材料曾經是『卡脖子』技術,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如今盛虹已成為全球最大高端EVA供應基地,解決了國產替代和價格成本的問題,也助力了中國在光伏新能源領域的發展。
縱觀盛虹發展史,就是一部創新求變史。『從創業伊始,印染技術的研究到如今石化煉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紡織全產業鏈一體發展,可以說,創新是我們一直不變的追求,是企業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根本。』王帥說。
『未來我們將加快在新型能源材料、高性能新材料、低碳綠色可降解材料等領域突破發展,全力推進丙烯?、EVA新材料、綠色可降解材料三個百萬噸級項目和新型儲能項目建設,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通過「強鏈、延鏈、補鏈」多方位布局,向綠色化、高端化發展。』王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