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道《攜手長三角奮起龍江潮》
走進浙江
看這裡如何深入實施『千萬工程』
踐行『浦江經驗』『楓橋經驗』
打造城鄉現代化治理新模式

行走在杭州市的小古城村中,一邊是茶園、荷塘與綿延的山脈,一邊是文藝古朴的低矮院牆,仿佛置身畫中。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徑山鎮小古城村黨委書記林國榮說:『當時各家各戶的圍牆都很高,如何通過'千萬工程'把農村變得更完美、更美麗,在樟樹下,我們村民茶歇飯後就在這裡商量。圍牆降下來之後,鄰裡間的心牆打開了。』
以黨建為統領、以人民為中心、以『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為內核,基層民主協商深度賦能鄉村治理新路徑,讓小古城村實現了83天內30多戶農家院牆由高到低的改造。村莊秀美的一面逐漸顯露出來,這也成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助推器。

小古城村裡的院牆在降低,村容村貌在提昇,美麗生態也帶火了美麗經濟,尤其是民宿行業,現在村裡的民宿已經有四五十家了。
2019年以來,小古城村綜合旅游收入近億元。去年,村集體收入突破千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5萬元。『民主協商』,讓小村更美、發展更快;而在杭州的中心城區---上城區,『數字治理』成為關鍵詞。上城區社會治理中心,是當地對新時代『楓橋經驗』基層治理體系的探索,這裡整合了信訪、政法、司法等多個部門,建立『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機制,特別是推行數字化改革,實現基層運行『一屏統攬』『一庫感知』。大量的數據在這裡歸集,系統自動匹配出高頻線索的關鍵詞,向基層平臺推送,實現人員調度和事件的協同流轉,智能治理系統運行兩年來,歸集了72萬條數據,推送了有效線索1500多條,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千裡眼』『順風耳』。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社會治理中心運行監測科副科長陳齊說:『矛盾的化解提交及處置的流程當中,老百姓可以少跑相關的部門。相關部門可以更好地為老百姓化解矛盾,使我們的工作人員真正地減輕負擔、提高效率。』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社會治理中心應急指揮科科長鄭文裕說:『對基層的群眾訴求、矛盾糾紛排查的能力強不強,這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在我們『楓橋經驗』和『浦江經驗』裡面非常強調的一塊,基層有了這樣的處理能力,纔能把很多問題矛盾化解在基層。前期我們也跟黑龍江省政法領域的同事也進行過積極地交流和溝通,我們覺得黑龍江在基層治理這方面也是做得非常不錯的。可以加強彼此的溝通和交流,特別在數字治理這方面,我們能夠比翼雙飛,大家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