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搜 索
匠興龍江 創贏未來
2023-07-31 08:29: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冰 王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7月31日訊 創新是龍江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

  30日,在第二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上,黑龍江省創新成果展在全國47家展區中異軍突起,喜獲最佳組織獎!龍江展區也成為人氣最高展區之一。

  28日,大會啟幕,龍江展區閃亮登場。108平方米的展區內,龍江智造邁向更高科技、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步伐清晰可見。

  龍江創新企業盡銳出戰為『中國制造』築基

  哈工大帶來的『龍江三號』,為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提供技術支橕。

  由中國一重制造的『華龍一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是助力中國核電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

  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發的水下控制模塊為我國水下油氣生產系統裝上了『最強大腦』。

  由中建材黑龍江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帶來的球形石墨,這一石墨中的高端產品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儲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這些展品太有分量了,解決了我國諸多「卡脖子」技術難題,特別振奮人心!』大國工匠、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重型鑄鍛廠煉鋼工楊金安在認真觀看龍江展區後,為龍江制造點贊。

  龍江創新企業將此次展會當作創新成果集中展示的契機,盡銳出戰。

  『這是我們黑龍江企業自主研發的瀾砥安全算力芯片……』幾天來,安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展位觀眾絡繹不絕。作為龍江本土成長起來的高新技術企業,安天科技始終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守護網絡空間安全,已發展成為黑龍江數字經濟領域的標杆企業。『當前龍江正在堅定地把握數字化機會,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安天將安全算力芯片、上下游供應鏈安全賦能等重要的研發方向落戶哈爾濱,助力黑龍江工業、農業的數字化賦能及產業重構。』安天科技展區負責人介紹。

  『我向參展人員講解了五花山水庫應急啟動系統的研究與應用,讓更多的人了解水庫電源啟動的4種方式還有水庫的功能和作用,同時也向各位大國工匠老師請教,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技術成果。今後我會繼續努力,不斷創新,為龍江高質量發展奮斗。』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綏芬河中環水務有限公司參展負責人說。

  近年來,省總工會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於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部署,不斷深化全省職工『五小』創新活動、推動職工創新項目成果轉化、推動勞模和工匠人纔創新工作室提檔昇級,緊緊圍繞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為更高更強的『中國制造』牢牢築基。截至目前,累計創建省級勞模工匠人纔創新工作室390家,建立跨區域省級創新工作室聯盟19家,與上海、廣東等地80餘家企業開展合作攻關項目37項,累計獎勵全省職工『五小』創新成果3000項,補助職工創新項目198項,為引領全省廣大職工推動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建功立業注入了強大動力。

  龍江工匠、大國工匠閃耀展會成為追捧頂流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關鍵節點,作為老工業基地的黑龍江培養湧現出一大批奮斗實乾、創新擔當的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大國工匠、浙江寧波舟山港橋吊司機、橋吊班大班長竺士傑多次來到龍江展區。他告訴記者:『黑龍江的大國工匠值得我們敬佩,這些新技術、新產品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打開了我們改進工作法的思路與視野。』

  大會上,劉伯鳴、劉麗、秦世俊等大國工匠領銜龍江工匠亮相大國工匠論壇、巾幗工匠論壇,參加工匠路演等,行程滿滿。

  『身為大國工匠,我們要在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中示范引領,發揮既「領」又「導」的關鍵作用,傳德、傳藝、傳神,通過帶學習、帶作風、帶技能、帶業績,凝聚奮進力量、錘煉專業本領、傳承工匠品格、熔鑄團隊精神。』劉伯鳴在座談會上就發揮大國工匠作用、引領技能隊伍提昇綜合素質等分享經驗。劉麗等7位創新工作室領銜人觸動大屏幕,啟動『石油石化系統女職工創新工作室聯盟』。劉麗、苗秀、邰慧入選百名巾幗勞模工匠師資庫;秦世俊參加工匠路演活動,在展區展示的數控加工先進技術吸粉無數。

  三天來,龍江展區工匠大咖雲集,來自全國的大國工匠來這裡互動交流。

  『今天看到劉伯鳴太激動了,快來給我簽個名!』黨的二十大代表、大國工匠、西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鉗工張新停帶著徒弟來龍江展區找劉伯鳴『追星』。『咱們一起加油』劉伯鳴一邊說,一邊鄭重寫下『一心報國、永不畏難』。

  來自大慶油田段福海工作室的朱廣海一到展廳就被問個不停。他帶來的創新書籍一天時間就發了100多本。『這對我們來說可是寶貝。』來自勝利油田的觀眾張先生說。

  聚光燈下龍江職工創新創造活力火爆出圈

  除了大國工匠們的重磅亮相,龍江非遺技藝也在展會備受矚目。

  美江木業創始人王美江,一雕一琢現場展示木藝拼畫的精巧之美。

  獨具特色的烏魚繡已五代傳承,雙面刺繡異色異樣異形、美輪美奐。

  渤海靺鞨繡第四代傳承人孫艷玲身著滿族服飾,她的刺繡作品已走向世界。

  勞模創新工作室領銜人劉卓帶來的綏化剪紙讓傳統剪紙實現了由平面藝術到立體藝術的轉變。

  魚皮掛件《吉祥如意》顏色清晰、漸變自然,讓人感受龍江非遺文化的魅力。

  樺南紫蘇深加工產品引來眾多參展商和北京市民觀看品嘗……

  龍江展區內能工巧匠的『壓艙絕活』,不僅吸引媒體關注,更收獲無數觀眾的熱情追捧。

  『從小就喜歡剪紙,今天看到老師剪的作品鋸齒像胡須一樣細,每件作品都像藝術品一樣精美!』參觀展區的北京市民李女士說。

  『木雕精巧,作品大氣又有內涵,龍江的工匠值得學習!』來自安徽的觀眾不由自主地喝彩。

  龍江展區熱度持續火爆,完達山冰淇淋卻讓參展觀眾感受到了冰雪龍江的『清涼之夏』。

  本屆展會期間,龍江展區從開展到勝利收官,始終處於媒體『聚光燈』下。省總工會組建直播團隊,自28日開始帶領廣大職工伴隨式、體驗式、沈浸式感受大會盛況。會前,省總工會還專門下發文件,號召全省職工收聽收看。期間,省總工會組織班子集體收看,專區點贊留言持續刷屏,全網合計觀看量、點贊量雙雙破百萬。

  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屆大會省總工會精選了富有特色的展品,展現了龍江助力制造強國建設的擔當,積極借助本屆工匠大會平臺,提昇了龍江工匠的知名度、擴大了創新企業的影響力,激勵了廣大勞動者走技能成纔、技能報國之路。該負責人介紹,最近三年來全省各級工會著力培養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人纔隊伍,共舉辦5.1萬場勞動技能競賽,提昇技能等級3.65萬人,轉化經濟效益達40.4億元,人纔成果、技術成果、經濟成果、生態成果、安全成果充分顯現。下一步,省總工會將繼續培養更多高技能人纔和大國工匠,引領職工群眾在重大項目研發、前沿科技、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面精准用力,讓廣大職工在強省建設的新征程中,勃發創新創造的強勁動力。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