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三江人民法院走進建三江第二高級中學對一起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案進行公開審理。
現在開庭
『砰!』隨著一聲清脆的法槌聲響徹校園,庭審正式開始。
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劉某某在明知買卡方使用其銀行卡用來實施電信詐騙違法犯罪行為的情況下,仍將其辦理的八張銀行卡和自己的抖音號、微信號、支付寶賬戶、QQ號交由買卡方使用,被告人劉某某的行為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應當處以刑罰。

現場氣氛莊嚴,井然有序。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舉證質證,旁聽的學生全神貫注、認真觀摩。
『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十分後悔,願意接受處罰。』在最後陳述階段,被告人劉某某懺悔道。

置身法庭親身感受法律的莊嚴,在青春洋溢的校園目睹被告人痛徹心扉地陳述,這種錯位的情境對參加旁聽的同學們是一種心靈的敲擊。
『沒想到在校園中也可以近距離感受庭審,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通過「沈浸式」體驗開庭,第一次感受到「法律人」肩上的責任與使命,也讓我更加認識到堅決不能因貪圖小利而走向犯罪。我今後一定會以案為鑒,同時也呼吁身邊人提高法治意識,劃清犯罪的紅線。』一名學生感嘆道。
現在開講
隨後,建三江人民法院刑事法官以案說法,向同學們講解相關法律知識,讓同學們了解什麼是違法犯罪、如何運用法律維護合法權益等有關知識。

建三江人民法院法官丁立昌:
『之所以選擇在高中校園內開庭,就是想讓學生們在校園內直面庭審,切身感受違法犯罪的嚴重後果。一方面提昇學生對法律法規的認知,另一方面,也給學生們提個醒,告誡同學們違法犯罪距離我們學生群體並不遙遠,要知法懂法、遵紀守法,遠離違法犯罪。』
學校相關負責人:
『此次活動意義重大,是開展校園法治教育的重要舉措,能夠讓學生們認識到什麼是電信詐騙犯罪及其法律後果,切實提高了學生們的法律意識。』
閉門說教,不如以案說法,此次送法進校園活動讓全校師生『零距離』感受案件審理過程,將『身邊案例』轉變為別具特色的法治教育課,讓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法治教育直擊心靈,提高了同學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意識,對預防青少年犯罪起到積極的宣傳引導作用,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建設構建平安、和諧校園創造了良好的法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