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2日訊 被水浸泡過的農田裡,農民正抓緊排澇;濕滑的田埂上,農技專家們留下一串奔波的腳印……連日來,大水逐漸消退的稻田裡,一片忙碌,延壽縣抗災奪豐收的攻堅戰已經打響!
在延壽鎮長發村,記者看到,無人機操控員正在操控無人機向水稻噴灑葉面肥。『尤其在這個時候,無人機噴灑農藥精准度高,可以減少人工漏噴重噴的現象;更可以提昇施藥質量,農藥霧流對作物從上到下的穿透力強。』他說。
『我們種植的水稻多是晚熟品種,從前期看,長勢非常好。』一位村民說,『雖然這場水對我們影響不小,但我們絕不會放棄,抱著能救就一定要救的信念,盡量多打糧!』
記者隨後驅車來到加信鎮民主村延壽縣信合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長姚宏亮正帶領社員們給水淹過的稻田排水,他說:『如果不抓緊排水會嚴重影響產量,現在水退了,把剩餘的水排出,讓露出的水稻繼續揚花灌漿。之後我們還會噴灑葉面肥和抗稻瘟病藥,避免水退後會產生病菌和雜質,這些辦法都可以搶出一部分產量。』
對於未被淹的水稻,姚宏亮則表示,近期雨水多,生長環境潮濕,稻子會發生病菌,他們會及時打藥;同時天氣陰,光合度不是很好,他們會噴灑促進水稻早熟的藥,將成熟期盡量提前,保證增產增收。
10日,省農業農村廳包聯市地指導組負責延壽縣地區的工作人員來到了六團鎮東安村,和正在地裡乾活的農民詳細了解了情況。
『咱這是啥品種,是早熟稻,還是晚熟稻?』
『咱們後期既要注意天氣,也要適當噴灑葉面肥。』
『需要物資盡管吱聲,我們會積極協調。』
『能搶就一定要搶……』田間指導組工作人員問得仔細,正在耕作的農民答得認真。
指導組工作人員莊振濤說:『我們來的幾天裡,走遍了延壽縣的鄉鎮,主要是指導畜牧業消毒、農作物減災防病等工作。』
在加信鎮民主村的稻田裡,省農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的科技人員將帶來的葉面肥分發給農民。該所研究員張喜娟一邊查看田裡水稻情況,一邊告訴農民:『由於澇害會對稻穗造成機械性損傷,田間濕度大也特別容易造成病蟲害感染。一定要加強田間管理,注重病蟲害防治,及時噴施殺菌劑和殺蟲劑。這塊地目前看能有七八成的收成,後期防治一定要到位,保證災後水稻可以獲得較高的產量。』
在六團鎮和平村一處被水淹過的稻田裡,記者看到,水稻已經灌漿,即將成熟,延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張劍秋對農民建議:『千萬不要棄管,盡快排淨田裡積水,噴灑葉面肥,注意病蟲害防治,加強田間管理,保證後期產量,將損失降到最低。』
在另一處田裡,她對農民說,這水稻還在揚花,雖然穗上被泥包裹,但葉片是好的,現在主要是靠葉片吸收營養。『還是有搶救機會的,一定不要放棄,別不管,看目前這種情況還是能收的。』張劍秋說。
專家們不僅在答疑解惑,更在鼓舞人心:『希望廣大農戶千萬不要棄管,采取可能的措施,進行補救,保證秋收能有好收成!』
延壽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那宏志對記者說:『我們以「確保農業生產安全,實現糧食豐產豐收」為目標,成立了農業生產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深入到鄉鎮,對農業防災減災工作進行指導,力爭將農業災害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