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1日訊 今年6月,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23年全國『百名最美生態環境志願者』名單,我省綏化學院教師管紹賢榜上有名。得知這個消息時,她還在學校上課。『獲得這份榮譽,我感到十分激動和自豪,這是國家對我這10年來保護野生動物工作的一份肯定,我將更加努力地堅持做好這份公益事業。』管紹賢在初次接受采訪時這樣說。
7月,高校進入暑假,管紹賢暫時『放下』教師的身份,成為一名環保志願者,她與志願團隊成員頂著高溫,走在黑龍江的林區、江邊,投身於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中。趁她中間休息的空隙,記者與她相約在哈爾濱市,繼續聽她講述與環保有關的故事。
雖然兩次見面只隔一個多月,但由於長時間在野外救助野生動物,管紹賢的皮膚較之前更黑了一些。剛剛結束當天的救助工作,交談間她依然活力充沛,話語中充滿了力量。
『201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結交了一些關注環境問題的老師,他們大多在做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管紹賢回憶說,在與他們交流中,她了解到現在野生動物的處境以及捕獵野生動物的危害性,從此走上了環保公益之路。
2017年,管紹賢與綏化市的民間志願者成立了環保志願團隊。在管紹賢的帶領下,他們利用業餘時間走遍了全省多個城市,在林區救助被獵捕的野生鳥類,舉報了一系列相關的違法線索。
2018年4月,管紹賢接到哈爾濱市道外區花鳥魚市場有人售賣大量野生鳥類的消息,她與志願團隊成員立即前往並及時舉報給職能部門,現場查處約3000只野生鳥類,其中很多是『三有』鳥類。在省、市林草局野保處工作人員和東北林業大學鳥類專家的指導和幫助下,最後成功將這些野生鳥類放歸大自然。省林草局對販鳥人員進行了頂格處罰,並要求道外區花鳥魚市場懸掛禁止售賣野生鳥類的宣傳標語。
『鳥是一種很有靈性的動物,在庫房裡看到那些被捕獵的鳥時,它們的眼神非常可憐,我們都很心疼。當它們飛向天空的那一刻,大家揪著的心纔終於放下。』管紹賢說。
2018年,在省外的環保組織介紹下,管紹賢的環保志願團隊成功加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每年春天,我們都積極參與協會組織的春季護飛行動,保護遷徙到黑龍江的候鳥。』管紹賢說。
在一次護飛行動中,管紹賢和團隊志願者沿著呼蘭河的鳥類遷徙通道巡護,發現呼蘭區有個村子捕鳥現象特別嚴重,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著鳥籠子。『這個村子挨著呼蘭河,野鳥很多,久而久之村裡人養成了捕鳥養鳥的習慣。』管紹賢說。她將相關情況匯報給省林草局野保處,工作人員與志願團隊對村裡的捕鳥工具和鳥籠進行清理,並向村民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知識。經過長期巡護,村裡捕鳥的問題得到了解決。『現在職能部門非常重視,媒體也加大宣傳力度,讓全省捕鳥販鳥的情況得到了有效遏制。』管紹賢說。
如今,網絡電商興起,販賣野生動物和獵捕野生動物工具的路徑大多轉移到網絡上,管紹賢將一部分工作重心轉向電商平臺,並協助職能部門開展了大量調查工作。
今年是管紹賢參與環保公益事業的第十個年頭。十年間,她常常與野生動物為伴,雖然辛苦但她依舊熱愛並堅持著這份事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與使命,我們這代人破壞的生態環境,不能讓後代來承擔,必須由我們自己去解決。保護生態環境這件事總得有人堅持做下去!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的生態環境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管紹賢充滿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