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5日訊 8月12日,經過十天在哈爾濱市受災地區的轉戰奔波、緊急救援,哈爾濱市應急管理局指揮中心副指揮長趙鴻亮返回市區,緊張與疲憊還掛在臉上。
8月1日開始,哈爾濱五常市、尚志市、雙城區等地遭遇強降雨,哈爾濱市社會救援力量緊急出動,晝夜兼程地在一個個危急關頭解救被困群眾。
回憶一場場破除險阻的救援行動,趙鴻亮記憶最深的,是安全轉移五常市沙河子鎮4000多名被困群眾。面臨洪水圍困、道路衝毀、通信中斷的危難險境,歷時25小時的生死營救,他仍感驚心動魄。
『哈爾濱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司炳春衝在最前面。作為共產黨員,我們當時只有一個念頭,4000多名被困群眾在等待救援,必須把他們安全轉移,一個都不能少!』回憶起25小時的艱難救援,趙鴻亮說,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是首要任務,必須拼盡全力。
2023年8月4日,五常市沙河子鎮失聯。因山洪導致信號中斷,大批群眾被洪水圍困,情況危急。
8月4日8時,哈爾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總指揮、哈爾濱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司炳春緊急帶隊前往營救,集結哈爾濱市應急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哈爾濱市消防救援支隊、哈爾濱市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哈爾濱市道外區博能救援隊、五常市藍天救援隊等社會救援力量趕赴沙河子鎮。
趙鴻亮告訴記者,前往沙河子鎮的路上,救援隊途經漫水路段時得知,饅頭頂子村和日光村有群眾被困。司炳春立即組織救援隊伍展開救援行動。9時10分,隨行的8名救援隊員攜帶兩艘橡皮艇緊急行動。10時30分,成功將13名被困群眾轉移至安全區域。
而此時,前往沙河子鎮的道路,多半開始過水。『大約75公裡的救援車程,通過時長不僅翻了幾倍,而且險象環生。』趙鴻亮清晰記得挺進沙河子鎮遇到的重重困難。
15時30分,救援隊到達距沙河子鎮10公裡處。此時,洪水漫堤,道路中斷,阻擋了救援車輛前進。司炳春和五常市應急管理局立即協調當地相關部門,調集鉤機、鏟車、石料車等進行水毀路面修復。大家邊清障邊前進,歷經3個多小時的不懈奮戰,道路終於恢復通車。
面對路面險情,如何把幾千名被困群眾轉移出來,是司炳春最懮心的。前行途中,他協調哈爾濱市交通部門,全力調度幾十輛大客車往山河屯集結,跟隨救援隊伍向前衝。
為了加快前行進度,哈爾濱市消防救援支隊的搶險救援車作為前突先導車,在車隊的最前方探路導航。
趙鴻亮告訴記者,19時30分許,前方探路車輛因無法確定水下路基是否被衝毀,前行風險大增。司炳春和救援人員緊急研判,為避免大型車輛探路時發生狀況堵住救援車輛前行,立即改為由消防救援人員系好安全繩索,步行探路。結果,因天氣過黑,加上陰雨天水汽蒸騰,強光手電筒無法穿透太遠距離,依然無法前行。
怎麼辦?司炳春看向趙鴻亮問:『行不行?』趙鴻亮會意答道:『行!』二話沒說,兩人穿上專業救生衣,帶上一名救援隊員,登上了吉普車,行駛到最前面,為整個救援隊伍探路。
『幾千群眾在前面期待著,就算把生命交到這兒,也要帶著隊伍往前衝,我們沒資格害怕!』趙鴻亮清楚地記得吉普車上,司炳春說的每句話。
20時50分,距沙河子鎮僅有1公裡,但湍急的洪水將道路撕開一個口子,路面塌陷,跨度30餘米,救援車輛被迫停止前進。
趙鴻亮告訴記者,當時,恰好遇到當地交通部門留守人員告知,有一條可以過人的小橋,雖已沈在水中,但可以直接步行通往沙河子鎮。
司炳春帶領大家再次緊急研判,決定由哈爾濱市消防救援支隊和哈爾濱市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哈爾濱市道外區博能救援隊隊員攜帶繩索、照明等救援工具組成突擊小組,徒步挺進沙河子鎮。
同時,司炳春通過衛星電話向指揮部報告情況,指揮部迅速調集已集結在山河屯的86輛大客車前往此處等待轉移被困群眾。
徒步突擊小組經過近1小時的艱難跋涉,成功與沙河子鎮黨委匯合,決定立即轉移群眾。沙河子鎮組織人員挨家挨戶通知撤離,消防員及救援隊等20多名救援人員協助通知群眾到沙河子鎮中學校園集合,一批一批往外撤。
從8月4日8時許至8月5日8時50分,經過緊張救援,沙河子鎮4000餘名受困群眾全部乘車安全轉移。
25小時生死救援的背後,是共產黨員臨危不懼的勇敢擔當,更是對應急救援鐵軍踐行使命的一次檢驗。『一個都不能少!』他們用行動兌現了向人民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