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落實『四化四解四到位』,推進訴源治理走深走實。以能動司法理念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多元化司法需求建三江法院一直在努力。
聚焦前端繃緊『無訟』防線
依托黨建引領,推出『黨建+訴源治理』模式,以訴訟服務中心、7個派出法庭為八大片區統籌,六個黨支部黨員聯系轄區群眾,借助巡回審判車打造『黨員法律援助直通車』,開展稻田法庭大講堂,為農民提供法律諮詢、普法宣教,累計受眾近萬人。將普法宣傳下沈到社區企業、田間地頭,將庭審開展到高中校園,為企業提供法治體檢、點單普法等定制服務,截至7月底,共開展田間巡回普法宣教活動50餘次,『公眾開放日』活動吸引群眾3000餘人次,法治上門服務企業30餘次,司法力量下沈一線,司法服務源頭延伸全覆蓋。

聚焦中端加固『止訟』防線
構建『全域式』訴調對接模式,在院機關訴訟服務中心及7個派出法庭建8個訴前調解工作室,聯合轄區農場建15個調解站,形成『8+15』矛盾糾紛調處機制,主動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完善『聚力式』多元解紛機制,聯合管理區工作人員成立聯動聯調小組,聘請退休法官、社區乾部、農場職工擔任人民調解員,提昇為民解紛效率。截至7月底,訴前調解成功案件1523件,同比增長17%。

聚焦末端形成『息訟』防線
深入貫徹落實農墾中院『四全』實施意見,聚焦『耕種管收儲運加銷』全產業鏈轉型,巡回審判解紛到農田。截至7月底,審結涉農案件484件。開設『田間法庭』『飯桌法庭』『假日法庭』等便民法庭,推行就地調解、開庭、宣判,集約解紛,因地制宜開展巡回審判70餘次。推進判後答疑實質化運行,制發判後答疑告知書,辦案人要對敗訴方充分釋法答疑,促進矛盾實質性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