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哈肇高速一路向東,警車行駛了8個半小時,全程670餘公裡,從吉林省松原市返回至黑龍江省雞西市梨樹區,到達王某家中。
『這是我們通過視頻調解出具的調解書,你拿著文書到民政部門申請國家救助,我們已經聯系了社區開證明,訴訟費法院給你們全免。』雞西市梨樹區法院法官徐成將調解書交到當事人王某女兒手中,一起異地聾啞夫妻離婚案耗時2天1夜終於調處成功完成送達,法官像醫生做完了一個大手術一樣,疲憊,但驕傲。
早年間,王某雖是聾啞人,但可以打份零工維系生活,近年,由於身患殘疾長期臥床,其患有先天性白化病女兒勉強照顧他,父女倆都沒有經濟來源,偶有親戚接濟,日子仍然過得一貧如洗。面對這樣貧窮困苦的日子,在法院介入後,王某父女看到了希望。

7月的一天,正在辦公室寫判決書的徐成接到社區工作人員的求助,『我們街道有位聾啞殘疾人,生活非常困難,但無法得到救助。』原來,王某的婚姻狀態是已婚,且無法得知其配偶是否有經濟來源,所以按政策無法享受國家的救助。
隨即,徐成帶著書記員前往王某家中了解情況。經了解,王某與閆某於1999年結婚,兩人都是聾啞人,2000年生育一女,2007年兩人分開但一直未辦理離婚手續,已經16年沒有聯系,王某主動向徐成詢問能否起訴離婚。
為了保障當事人保障其充分行使訴訟權利,徐成聯系到雞西特殊教育學校的手語老師開車前往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某村,但這個地址是王某與閆某結婚時候的住址,這麼多年不聯系王某並不知道閆某的現住址,人生地不熟,讓徐成一時間失措,徐成一行挨家挨戶打聽,終於向村民打聽到了閆某的二姐家。
輾轉通過閆某二姐知道了閆某的現住址,徐成和同事驅車到達松原市,順利地找到了她。
通過李老師的翻譯,閆某知道了徐成等人的來意後很抵觸,但面對雙方分居16年無聯系且王某生活困難的現實情況,她也逐漸理解了王某和女兒的難處。
從日上三竿到夕陽西斜,經過四個多小時的視頻調解,雙方當事人彼此敞開心扉,解開了心結,達成調解協議,雙方均自願同意離婚。於是,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拿到調解書的王某眼角出現淚花,他女兒不停的向徐成表示感謝。
離別時,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將天邊一抹流雲染上最絢麗的色彩,照應在徐成的身上,拉長了她的身影,也讓王某父女倆對生活的期待更加綿長……目前,王某已經拿到了國家救助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