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10時,在黑龍江省哈爾濱東列車檢修庫裡,54歲的姚宏斌躺在列車行李架上,一手按著列車廣播擴音器,一手用螺絲刀使勁地擰著。這裡空間小,空氣不流通,姚宏斌頭臉滿是汗水,只能不時地低頭用臉蹭一下脖子上的毛巾,來擦擦汗。
姚宏斌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哈爾濱通信段哈東通信車間作業三工隊的工長,這個工隊負責檢修旅客列車廣播設備。
在列車行駛過程中,廣播會播放前方停靠站和重點信息,如果遇到突發情況,廣播設備將是引導旅客避險的重要傳播媒介。如果列車廣播設備故障,會使旅客接收列車運行信息和前方停靠站播報不便,影響旅客出行體驗。
『別小看這條毛巾。』據姚宏斌介紹,旅客列車停在檢車庫後會全車斷電,列車空調、燈光全都關閉,使密閉狹小的車廂裡溫度直線上昇,體感溫度甚至達到了40多度,『就像一個大「蒸籠」』,在『蒸籠』裡『上躥下跳』檢修設備,常常帶一條浸水毛巾,既能擦汗也能降溫。
每組列車有17至18節,每節列車上有4個擴音器,分別位於車廂行李架、座椅、鋪位的上方。他們要對1套廣播主機和68個擴音設備進行測試,對設備的消防安全進行檢查,確保音質、音色達標,他們每天檢修大約22組車,『經常爬上爬下,一身汗是常事。』
『每組車次進庫時間不一樣,有時會來回跑。』據姚宏斌介紹,不僅在車廂裡作業耗費體力,行進路程也十分遠,每節車廂長22.6米,一組18節的列車就有400多米,22組列車全部完成檢修就有近9000米的路程,如果再算上大庫到工區的距離,平均每人每天要走10公裡路。
暑運以來,該工區工長姚宏斌與9名職工加大檢修頻次,累計檢車1300餘組,檢修設備近9萬件,人均走行距離超過1000公裡,相當於從哈爾濱市步行到大連市。(劉翰霖 方寶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