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28日訊 日前,黑龍江省金屬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2023年年會在齊齊哈爾市舉行,這個以『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為主線,以『培育壯大新動能,服務金屬新材料產業發展』為目標的聯盟,今年又有9家單位加入,形成校(院)企合作攻關項目21項。
至此,聯盟成員總數壯大到74家,較成立之初翻倍,涵蓋國內知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涉及能源、冶金、交通等多個國民經濟重要領域,合作地域由東三省逐步擴大到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先進地區,形成了對標國際發展前沿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集群;促成技術合作74項,建立21項配套協作關系,以發展速度快、輻射范圍廣、產學研合作深入紮實、成果豐碩等,成為我省最具代表性的產業技術創新平臺。
僅成立6年,這個聯盟緣何持續迸發活力,助力眾多國家裝備制造企業發展的呢?
解決問題能力強
距離年會開始還有15分鍾,現場就已坐滿了成員單位代表。和平重工與沈陽冶金研究所、重型鑄造與黑龍江省鑄造行業協會、中車齊車與沈陽創新設計研究院……認識的、不認識的成員單位代表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成功對接,談項目、聊成果,交流十分熱絡。
年會現場,看著『高品質鋼鐵鑄鍛件』等5個成果的路演,建龍北滿技術中心主任董貴文心潮澎湃,與大家一起使勁兒地鼓掌:為越來越多的小伙伴,為合作院校的科研成果,也為客戶的滿意度和即將的量產。
『建龍北滿與東北大學早在聯盟成立之前,就已建立了合作關系,但合作面比較小。』董貴文說,聯盟成立後,在齊齊哈爾市科技局推動下,合作平臺全面打開,交流更為密切和暢通。『今天我們和東北大學冶金學院董艷伍教授團隊最新簽約的「高品質特殊鋼電渣重熔技術」項目,就是通過聯盟對接上的。』
這個項目技術有多炫?董艷伍教授介紹,該項目在2019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核能電力、石油化工等多個領域,解決了我國多領域『卡脖子』材料無法制備的難題。自主研發『全密閉可控氣氛電渣重熔』等關鍵裝備,實現了我國電渣重熔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
『軋輥是軋機的關鍵部件,其質量不僅直接決定軋輥的使用壽命,還影響軋材的質量。我們和建龍北滿圍繞高端軋輥用鋼的合作項目,就是用團隊在電渣重熔、加工和熱處理領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解決高合金軋輥用鋼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可以提高軋出來的鋼板光潔度和使用性能。』董艷伍說。
目前,該項目已帶著合同進行試生產,預計明年量產。目標客戶已對新產品進行了全面試用,反響非常好。
董艷伍教授表示,聯盟的組建讓高校和研究單位的技術成果一次性推廣到多家相關企業,從而克服以往『1+1』對接的局限性,把『產學研用』模式充分發揮到極致,對提高工業生產技術水平、提高產品質量以及裝備產業發展水平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企業間補鏈延鏈增動力
在這裡,你不僅能尋求到心儀的專家團隊,還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21項配套協作關系意味著什麼?是補鏈牽手、是延鏈共贏,更是協同發展。
據齊齊哈爾市科技局調研員權亞秀介紹,聯盟成立6年來,促成企業間技術合作74項,且每年仍高速增長,僅去年形成校(院)企合作攻關項目就達21項。『一次年會上,中車齊車發布了「鈦合金材料性能及高溫物性參數研究」合作需求,成員單位齊齊哈爾翔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代表當即嗅到商機,表示「這個技術我們有啊」,立即現場進行了對接,很快簽署了合作協議。』
『齊齊哈爾德達鑄造有限責任公司去年新上了一條承載鞍數控自動加工生產線,增加了為中車齊車協同配套的產品類別,現已完成承載鞍鑄造生產線的規劃與投入,並通過小批量生產驗證。這是他們第二次合作。』權亞秀說,雙方的第一次合作始於聯盟成立初期,通過年會、走訪等多頻次對接,德達鑄造根據中車齊車鑄造中小件的需求,新上電熱蒸汽脫蠟釜等自動化生產設備,采用先進的低分子蠟精鑄工藝生產精鑄件,目前為中車齊車提供鑄件1500多噸,年產值2000多萬元,解決了中車齊車精密中小件的就近配套問題,成為齊車公司鑄造中小件的緊密合作伙伴。
人纔交流儲備足
在金屬新材料應用技術論壇上,聆聽著北京科技大學副教授張朝磊和沈陽創新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劍分別就《『雙碳』背景下高性能綠色化非調質鋼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工業設計賦能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發言,幫你打破傳統思維慣性。
中科院金屬所、鋼鐵研究總院、沈陽鑄造所……在這裡,只要你說出目標科研院所和專家,聯盟人員准能幫你找到,因為這裡幾乎囊括了國內金屬新材料領域裡的大咖、專家。
如何在好項目的基礎上做好、用好、發展好,讓人纔紮根裝備工業基地,聯盟成員單位已有動作。北京科技大學成果轉化研究院副院長姜敏表示,該校正全面推行『一生雙師百企千人』育人模式,依托產業聯盟和地方,以項目為載體,讓學生更全面近距離地接觸和深度了解企業。『學校教學科研崗很多老師有2/3或以上的時間是帶著學生進企業從事科研實踐,寒暑假休息時間很短,往往比平時更忙碌。』姜敏說,讓學生更了解產業和產業鏈上的人,了解企業和所在城市,打破固有就業理念,一旦他們喜歡了這個企業就會更容易留下來,紮根企業。對於企業,因為項目招來的人更熟悉項目,甚至實習期都不用了,『我們特別喜歡這個聯盟,既能把人纔推廣計劃做實,還非常有利於將北科大各學科人纔輸送到適合他們的崗位中去。』
通過聯盟的對接,北科大同時還幫企業培養其原有的技術人纔。截至目前,北科大與中國一重合作,培訓人纔近200人。『把這些人發展成我們的校友,既有利於提高學校在行業和企業的影響力,也有利於進一步實現人纔培養回歸產線回歸企業回歸行業、有力支橕實體制造業。』姜敏說。
政策利好不斷釋放
除了國家、省市的科技創新獎補資金,為支持聯盟,齊齊哈爾市政府還設立了金屬新材料產業專項資金,支持項目35個,支持專項資金798萬元,極大地促進了聯盟成員的創新發展。
與會專家、企業代表都表示,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對科技賦能十分重視,政策扶持力度也在逐漸加大。
年會上,省科技廳高新處處長孫昭光釋放重磅消息:省科技廳牽頭制定的新時代龍江創新發展60條即將出臺。其中,在支持產業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方面對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制定了專項政策,擬擇優給予省科學技術獎提名、省科技項目推薦和參與省科技計劃項目指南編制資格,優先給予科技立項支持,促進聯盟真正有用管用,成為產學研聯合攻關、成果產業化的平臺和橋梁紐帶。
好時代,好機遇。相信聯盟的成員單位一定會把握機遇、乘勢而上,聯合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為我省金屬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做出更大貢獻。